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6,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厌伏
心伏
摧伏
愆伏
罔伏
飞伏
伏道
制伏
伏下
趋伏
伏锧
蛰伏
伏卵
招伏
伏皂
《漢語大詞典》:厌伏(厭伏)
(1).倾倒伏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 , 子文 便失魂厌伏。”
(2).用权威和强力制伏。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託之害。”金史·海陵纪:“﹝ 亮 ﹞在 东京 ,专务立威,以厌伏小人。”
(3).折服。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寳玉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内臣将命,能采善恶,固亦可奬,然便尔赏罚,外人必未厌伏,当须转运使深察之。”
(4).用巫术镇伏邪祟。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漢語大詞典》:心伏
犹心服。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启》:“妾遇新縑,自然心伏;妻闻裂帛,方当含笑。”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夫解难者以理为本,如理有所闕,欲令有识心伏,不亦难乎!”
分類:心服
《漢語大詞典》:摧伏
折伏,制服。隋书·经籍志四:“ 释迦 之苦行也,是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尽皆摧伏,并为弟子。”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达罗毘荼国:“ 如来 在昔於此説法,摧伏外道,广度人天。”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魔军摧伏休兵仗,青史都无贰负臣。” 赵朴初 《原来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诗:“他摧伏了魔军,他得到了大解脱。”
分類:制服
《國語辭典》:愆伏  拼音:qiān fú
愆,愆阳,指冬天过度炙热。伏,伏阴,指夏天出现寒气。愆伏指气候失常,寒暑失调。《书经。舜典》汉。孔安国。传:「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宋。秦观〈喜雨得城字〉诗:「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漢語大詞典》:罔伏
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 孔 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后 汉 羣贤,嘉言罔伏。”
分類:藏匿
《漢語大詞典》:飞伏(飛伏)
(1). 汉 代易学术语。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 汉 儒用以占验吉凶。详见京氏易传、 清 惠栋 易汉学
(2).流动隐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精观书云,故曰占也。”
(3).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
《漢語大詞典》:伏道
(1).暗道,隐秘的通道。《西游补》第七回:“未来世界中,又有一条伏道,通矇瞳世界。”
(2).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宋 苏洵 《权书上·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潜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衝敌人腹心者曰伏道。”
《國語辭典》:制伏  拼音:zhì fú
用强力压伏、征服。《红楼梦》第九回:「如今何不用计制伏,又息口声,又不伤脸面。」《老残游记》第一六回:「白子寿的人品学问,为众所推服,他还不敢藐视。舍此更无能制伏他的人了。」
《国语辞典》:伏下  拼音:fú xià
趴下、低伏下来。如:「他伏下身体,隐匿在草丛里,以免被敌人发现。」
分类:趴下伏下
《漢語大詞典》:趋伏(趨伏)
犹匍匐。 清 程世爵 《笑林广记·惧内令》:“每早起膝行趋伏奩次,叩首如响柝。”
分類:匍匐
《漢語大詞典》:伏锧(伏鑕)
亦作“ 伏质 ”。 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 鑕 ”,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汉 班彪 《王命论》:“勇如 信 、 布 ,强如 梁 、 籍 ,成如 王莽 ,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 唐 陈子昂 《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國語辭典》:蛰伏(蟄伏)  拼音:zhí fú
动物藏伏在土中不食不动。《淮南子。天文》:「百虫蛰伏,静居闭户。」
《国语辞典》:伏卵  拼音:fú luǎn
鸟伏于卵上使卵孵化。
分类:孵化
《國語辭典》:招伏  拼音:zhāo fú
1.招认、认罪。《旧唐书。卷二○。哀帝本纪》:「伪称官阶人泉州晋江县应乡贡明经陈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决杀。」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这泼皮贼!你得粮那里去了?你快招伏。」
2.承认罪状的供词。《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取了郭威招伏,解赴潞州府衙去听候结断。」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索与他招伏,相公跟前拜覆。」也称为「伏状」、「招状」。
分類:招认招降
《分类字锦》:伏皂(伏皂)
班固连珠臣闻马伏皂而不用则驽与良而为群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