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摄试(攝試)
非正式任命的试用官员。旧唐书·代宗纪:“刺史、县令自今后改变,刺史以三年为限,县令四年为限,员外及摄试,不得釐务。”
《漢語大詞典》:假署
(1).谓正式任命官职前暂时代理。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右丞假署印綬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六年:“ 广平 游纶 、 张豺 拥众数万,据 苑乡 ,受 王浚 假署。” 胡三省 注:“假署者,承制权宜而补署,假以职名。”
(2).犹言伪授,伪职。周书·武帝纪上:“ 洛州 民 周共 妖言惑众,假署将相,事发伏诛。”周书·杨敷传:“先是蛮左等多受 齐 假署,数为乱逆。”
《漢語大詞典》:壹命
周 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壹命”是对最低一级官吏的任命,王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等皆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九命作伯。” 郑玄 注:“始见命为正吏。谓列国之士於子、男为大夫,王之下士亦一命。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礼记·祭义:“壹命齿於乡里,再命齿於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 孙希旦 集解:“天子下士一命,中士再命,上士三命。齿於乡里,谓与其同乡里之人,以年齿为次序也。”
《漢語大詞典》:拜署
拜除,任命。后汉书·彭宠传:“帝遣 宠 从弟 子后兰卿 喻之, 宠 因留 子后兰卿 ,遂发兵反,拜署将帅,自将二万餘人攻 朱浮 於 蓟 ,分兵徇 广阳 、 上谷 、 右北平 。”
分類:任命
《漢語大詞典》:被板
受领任命文书。板,任命官员的文书。 南朝 梁 何逊 《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 何逊 死罪,即日被板,以民充年秀才。”
《漢語大詞典》:调元制(調元制)
任命宰相的制诏。 宋 张元干 《点绛唇·生朝》词:“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华夷喜,绣裳貂珥,便向东山起。”
分類:任命宰相
《漢語大詞典》:麻命
任命的诏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娄江四王:“未几相公麻命下,亦应詔北上。”
分類:任命诏书
《漢語大詞典》:留授
清 制官吏奏荐形式之一,其法由吏部及本属衙门奏荐候缺任命。清史稿·选举志五:“京司官、小京官、笔帖式,分留授、调授、拣授、考授,皆引见候旨,餘则选。”
《國語辭典》:推轮捧毂(推輪捧轂)  拼音:tuī lún pěng gǔ
用手抬起车毂,推动车轮,使车前进。比喻推荐人才。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九出:「生不能请功受赏,推轮捧毂,拜将登坛。」也作「捧毂推轮」。
《國語辭典》:捧毂推轮(捧轂推輪)  拼音:pěng gǔ tuī lún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捧毂推轮指用手捧抬起车毂、推动车轮,使车行进。比喻推举人才。《孤本元明杂剧。十样锦。第三折》:「萧何三荐,印挂元戎,筑坛拜将,捧毂推轮。」也作「推轮捧毂」。
《漢語大詞典》:题授(題授)
奏准任命(官员)。《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只是这两行难选,且打点不到,仍要转出外头去做县丞、主簿,不如这中书,纳完银就题授了,且又不外转。”
分類:任命官员
《漢語大詞典》:题缺(題缺)
谓奏请任命出缺官职。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又有请者,本部遇题缺及派差使时,竟有对众夸张:堂官向我询贤否,我保举谁,我保全谁者。”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七引 清 卓秉恬 《川陕楚老林情形亟宜区处奏》:“又 竹山 、 竹谿 二县,均係题缺。”
《国语辞典》:名动金瓯(名动金瓯)  拼音:míng dòng jīn ōu
唐玄宗任命宰相,先书写姓名用金瓯罩起。典出《新唐书。卷一○九。雀义玄传》。后用以形容名声很大,是国家选用的栋梁之材。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词:「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也作「名覆金瓯」、「金瓯藏名」。
《国语辞典》:无任所大使(无任所大使)  拼音:wú rèn suǒ dà shǐ
受政府正式任命,但无固定驻外处所的大使。平常留在国内待命,当国外有紧急的偶发事件时,则以特使身分前往执行任务;处理完毕,再回国内继续待命。也称为「巡回大使」。
《国语辞典》:巡回大使(巡回大使)  拼音:xún huí dà shǐ
受政府正式任命,但无固定驻外住所的大使。平常留在国内待命,当国外有紧急的偶发事件时,则以特使身分执行任务;处理完毕,再回国内继续待命。也称为「无任所大使」。
《国语辞典》:天命真主  拼音:tiān mìng zhēn zhǔ
上天所任命的真正君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秦诚无道,亦是天命真主,纵有剑术,其可轻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