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命使
任命使者。晏子春秋·杂下六:“ 齐 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新唐书·礼乐志八:“册后……其日,临轩命使,如纳采。”
分類:任命使者
《漢語大詞典》:摄官(攝官)
(1).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杨伯峻 注:“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此固当时辞令。”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摄官青琐闥,遥望凤皇池。”
(2).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道协 周公 ,神交帝 唐 。摄官从事,冕服端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州县官在任考满,即具关申送吏部格式,本道不得差摄官替正官。”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萧顷 与 琪 同为相, 顷 谨密而阴伺 琪 短。久之,有以摄官求仕者, 琪 輒改摄为守, 顷 奏之。” 胡三省 注:“ 欧 《史》曰:‘ 琪 所私吏当得试官, 琪 改试为守,为 顷 所发。’”《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二 广 两荐之士,许试摄官,谓之‘试额’。”
《國語辭典》:委命  拼音:wěi mìng
1.效命。《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2.任凭天命。《文选。班固。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國語辭典》:命相  拼音:mìng xiàng
1.命令三公辅政行事。《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2.任命宰相。《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上》:「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
《國語辭典》:宣敕  拼音:xuān chì
1.通知传达命令。《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弇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
2.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公文。《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后晋纪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请密留空名宣敕十数通,付留守郑王。」《金史。卷一三四。外国传上。西夏传》:「诏陕西宣抚司及沿边诸将,降空名宣敕,临阵立功,五品以下并听迁授。」
《國語辭典》:拜相  拼音:bài xiàng
就任宰相的职位。如:「古时功臣多能封侯拜相,享尽荣华富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蔡京自拜相后,有巨商大贾六七辈,赴阙投词。」
《漢語大詞典》:礼命(禮命)
(1).指国家的礼籍和君王的策命。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听禄位以礼命。” 王安石 新义:“听禄位以礼命者,礼有数,命有等,禄位视此制之故也。” 孙诒让 正义:“礼命,谓国之礼籍,王之策命。”
(2).指礼聘与任命。资治通鉴·汉安帝永初四年:“﹝ 杨震 ﹞教授二十餘年,不答州郡礼命。” 胡三省 注:“礼,谓延聘之礼;命,谓辟置之命。”后汉书·皇甫规传:“后 梁冀 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皆不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滥波国等三国:“褒赞既隆,礼命亦重。”
《漢語大詞典》:面命
(1).当面告语。《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定国 大惊曰:‘都未尝面命,何由便尔?此必有异。’”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二“率尔众慼出矢言”:“此九十四字,独为明顺,盖譔述之文与面命者不同也。”
(2).当面任命。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太保崔公墓志铭》:“ 宪宗皇帝 深嘉之,面命金紫,加检校职方郎中。”新唐书·沈传师传:“翰林缺承旨,次当 传师 , 穆宗 欲面命。”
《漢語大詞典》:弄印
史记·张丞相列传:“ 高祖 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 赵尧 曰:‘无以易 尧 。’遂拜 赵尧 为御史大夫。”后因称任命御史大夫为“弄印”。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旧唐书·尹思贞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
《漢語大詞典》:命卿
(1).由天子所任命的诸侯之卿。左传·成公二年:“不使命卿镇抚王室。” 杨伯峻 注:“‘命卿’,由 周 王室加以任命之卿。《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可见‘命卿’制度之一斑。”《汉书·王嘉传》:“‘故继世立诸侯,象贤也。’虽不能尽贤,天子为择臣,立命卿以辅之。” 颜师古 注:“命卿,命於天子者也。”
(2). 汉 代县丞、县尉皆受命于朝廷,故亦称命卿。汉官仪卷上:“大县,丞、左右尉,所谓命卿三人。小县,一尉、一丞,命卿二人。”
《漢語大詞典》:命帅(命帥)
任命将帅。新唐书·陆贽传:“今陛下命帅,先求易制者,多其部使力分,轻其任使心弱。”
《漢語大詞典》:简命(簡命)
简任;选派任命。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堂试》:“简命分专邦甸,报国存心文献。”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谋謨内朝佐,简命诸曹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领侍卫府:“扈从,后扈二人,於御前大臣内简命;前引十人,於内大臣及御前侍卫内简命。”
《國語辭典》:辟命  拼音:bì mìng
古代朝廷徵召人作官的命令。《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隐居教授,不应辟命。」《三国演义》三三回:「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
分類:征召任命
《漢語大詞典》:诏选(詔選)
(1).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 正统 十三年, 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
(2).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 詔策 ”。
《國語辭典》:诏策(詔策)  拼音:zhào cè
皇帝的命令。《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幸受诏策,通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