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代劳(代勞)  拼音:dài láo
代他人效力或代抒发劳瘁之情。唐。李百药〈渡汉江〉诗:「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镜花缘》第八三回:「燕紫琼道:『紫芝妹妹替我说个笑话,我格外多饮两杯,何如?』紫芝道:『妹子自然代劳。』」
《漢語大詞典》:取履
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 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若论辈行,早陪 韩 柳 ,晚交 元 白 。老矣安能,为人取履,与人争屐。”
分類:代人屈己
《國語辭典》:首告  拼音:shǒu gào
出首告发。《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有司请违法贩茶者许同居首告,帝谓以利败俗非国体,不许。」《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也作「首状」。
《高级汉语词典》:便邮
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
《國語辭典》:说情(說情)  拼音:shuō qíng
代人请求宽恕或帮助。《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带著舵工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没法,只得挽了通事,合那统兵官说情。」
《國語辭典》:关说(關說)  拼音:guān shuō
1.由人代为请托游说。《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四月初八日在无为州城隍庙寓所会风影会话,私和人命,随于十一日进州衙关说。」
2.劝谏。《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陈京传。赞曰》:「区区之臣,冒颜而关说,难哉!」
《國語辭典》:脚子(腳子)  拼音:jiǎo zi
搬运工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次早,雇了八个脚子,抬往祖坟安葬。」也称为「脚夫」、「脚户」。
《國語辭典》:替身  拼音:tì shēn
1.替代别人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他儿子叫做金跃,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
2.古代指替人消灾除厄的纸人或替有钱人家出家为僧尼的穷人家子女。《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也称为「替身儿」。
3.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角演出的演员。如:「他拍电影,武打场面从不用替身演出。」也称为「替身演员」。
《國語辭典》:打钱(打錢)  拼音:dǎ qián
1.赌博或掷钱币为戏。唐。赵光远 咏手诗二首之二:「慢笼彩笔閒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宋。文同 邓隐老木寒牛诗:「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2.表演技艺的人向观众收钱。如:「卖艺人表演完,向观众打钱。」
3.收帐。
《漢語大詞典》:逼古
谓后代人所写文章逼似古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 苏軾 策略箴今,文章逼古。”《鼓掌绝尘》第二回:“故言言逼古,非人所及也。”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 清 徐恭士 评语:“凝然有典謨之象,逼古之文必传。”
《國語辭典》:脚户(腳戶)  拼音:jiǎo hù
搬运工人。《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也称为「脚夫」、「脚子」。
《国语辞典》:鎗手  拼音:qiāng shou
冒名顶替,代人考试者。《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勾串提学衙门,买嘱鎗手代考。」也作「枪手」。
《國語辭典》:仵作  拼音:wǔ zuò
1.在官署中担任检验死伤工作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法医。《红楼梦》第八六回:「知县叫仵作将前日尸场填写伤痕据实报来。」《老残游记》第一五回:「县里次日一清早带同仵作下乡一一相验,没有一个受伤的人骨节不硬,皮肤不发青紫,既非杀伤,又非服毒。」也作「伍作」、「仵匠」、「忤作」。
2.殡殓工人。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送殡呵须是仵作风流种,唱挽呵也则歌吟诗赋人。」也作「伍作」、「仵匠」。
《漢語大詞典》:营解(營解)
(1).解救。新唐书·李宗闵传:“会 虞卿 以京兆尹得罪,极言营解。” 清 景星杓 山斋客谭·枉狱孽报:“其父尽力营解,不获。”
(2).特指调解,代人说情。 明 张居正 《与方金湖言制俺酋款贡事书》:“ 鑑川 谓 马帅 贼在门庭按兵不赴,意甚衔之,僕再三为之营解。”
《國語辭典》:上辈(上輩)  拼音: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因为这一门姻亲隔得远,我向来未曾会过的,只有上辈出门的伯叔父辈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