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26,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太乙仙
肉飞仙
仙家鸟(又作:小鸟传仙语)
月宫仙子
散仙
九江神仙(又作:仙人梅 ...)
神仙云雾窗
神仙谪(又作:谪仙 ...)
诗仙
蜀仙香流
水仙
苏仙
缩地仙
胎仙
胎仙琴叠(又作:舞胎仙)
典故
太乙仙
  
青莲一叶


《苕溪渔隐诗话》后集卷五十三〈韩子苍〉
李伯时画太一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手执书卷仰读,萧然有物外思。韩子苍有诗题其上云:『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飕。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中流荡漾翠梢舞,稳如龙骧万斛举。不是峰头千丈花,世间那得叶如许。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子苍此诗,语意妙绝,真能咏尽此画也。
典故

《北史》卷七十八〈麦铁杖列传·沈光〉~2635~
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略综书记,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家贫,父兄并以佣书为事,光独跅,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所附。人多赡遗,得以养亲,每致甘食美服,未尝困匮。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馀丈,适值绳绝,非人力所及。光谓僧曰:「当相为上绳。」诸僧惊喜。光因取索口衔,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馀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典故  
仙家鸟
 
传书青鸟
 
小鸟传仙语
 
西来青鸟
     
青鸟信
  
青鸟衔笺
  
青鸾信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西王母

参考典故
青鸟(一)


《山海经·山经》卷二〈西山经〉~54~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云:「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山海经·海经》卷七〈海内北经·西王母〉~306~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青鸟〉~577~
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又曰: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

简释

青鸟:指神仙,或爱情的使者。唐李侨《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传书青鸟迎萧凤,巫岭荆台一通梦。”


例句

寄音青鸟翼,谢尔碧海流。 刘复 游仙

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 刘损 愤惋诗三首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刘沧 代友人悼姬

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 刘沧 过铸鼎原

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 刘禹锡 吐绶鸟词

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 刘禹锡 怀妓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刘禹锡 飞鸢操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所宜巢三鸟,影入瑶池碧。 刘驾 琪树下因吟六韵呈先达者

芳信沉青鸟,空祠掩暮山。 喻凫 王母祠前写望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崔国辅 七夕

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常建 春词

西母青禽轻飘飘,分环破璧来往劳。 李咸用 轻薄怨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李商隐 中元作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李商隐 昨日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李商隐 汉宫词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无题

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李商隐 圣女祠

伫看青鸟入,还陟紫云梯。 李峤 幸白鹿观应制

不学兰香中道绝,却教青鸟报相思。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李白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李白 宝观主白鸲鹆歌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有所思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李白 相逢行

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李益 避暑女冠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李益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 权德舆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 皇甫冉 祭张公洞二首

闻道昆崙有仙籍,何时青鸟送丹砂。 皇甫冉 题蒋道士房

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万楚 小山歌

青鸟东飞正落梅,衔花满口下瑶台。 薛涛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雍裕之 四色

三清小鸟传仙语,九华真人奉琼浆。 韦应物 骊山行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韩愈 华山女

紫书分付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 顾况 梁广画花歌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鲍溶 怀仙二首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 鲍溶 怀尹真人

自从青鸟不堪使,更得蓬莱消息无。 鲍溶 望麻姑山

典故
三千神女月里舞青鸾
 
月宫仙子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五〈东方朔·十洲记序〉~267~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盛美,特招延儒墨于文纲之内,抑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徜徉威仪也。曾随师之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之阙,溽海冥液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涉历八极于是矣。未若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极钩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火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之所识,如愧不足以酬广矣。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笛·唐玄宗〉~552~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
《梦溪笔谈》卷五〈校證·乐律〉~238~
《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閒,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
典故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九〈雪夜小饮赠梦得〉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典故
九江神仙
 
仙人梅
    
南昌仙籍
 
南昌尉
 
吴市仙
  
吴市高人
 
吴门变姓
  
守市阛
 
市门卒
 
愧梅福
  
梅子真
 
梅家鹤
  
梅少府
 
梅市门
 
梅市隐
   
梅知解绂
  
梅福辞官
 
梅福隐
 
梅福隐吴
 
梅翁
 
沦一尉
   
神仙道
 
变名吴市
 
逃梅福
  
隐市门

相关人物
梅福

参考典故
梅市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梅福〉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例句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临溪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采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乱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谈少府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原注。天宝十五载五月作。)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醉歌行赠安公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任安刘少府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卢纶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独孤及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赠别安邑韩少府

别后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贾岛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钱起 送沈少府还江宁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钱起 送陆三出尉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钱起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官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典故
神仙云雾窗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华山女〉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广张罪福恣诱胁】,听众狎恰【案:唐人语。】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軿。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抽簪脱钏解环佩【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堆金叠玉光晶荧】。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去青冥。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典故
神仙谪
  
谪仙人
 
谪仙春梦
 
谪仙狂
 
谪仙赋
 
谪仙风采
 
谪仙魂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贺知章
 
高力士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对酒忆贺监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诗云:「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典故

《全唐诗》卷四〈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典故 
噀风作雨
 
蜀仙香流
 
西南喷酒


晋·葛洪《神仙传》卷五《栾巴》
栾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后徵为尚书郎。正旦大会,巴后到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诏问巴。巴曰:「……臣适见成都市上火,臣故?酒为雨救之。……」乃发驿书问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气。」

例句

西南如喷酒,遥向雨中看。 岑参 醴泉东溪送程皓元镜微入蜀(得寒字)

噀风仍作雨,洒地即成泉。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自云帝里女,噀雨凤凰翎。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色泛临砀瑞,香流赴蜀仙。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琴高
 
郭璞
 
冯夷

参考典故
琴高骑鱼


《庄子》内篇·卷三上《大宗师》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司马彪云:《清泠传》曰:『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
《越绝书》卷十四〈越绝德序外传记〉~326~
胥死之后,吴王闻,以为妖言,甚咎子胥。王使人捐于大江口。勇士执之,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威凌万物,归神大海。彷佛之间,音兆常在。后世称述,盖子胥,水仙也。
《文苑英华》卷一五九南朝梁·吴均《登寿阳八公山》
是有琴高者,陵波去水仙。
晋·葛洪《神仙传》卷九
(郭)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

例句

飘泊南庭老,祗应学水仙。 杜甫 舟中

典故

《豫章集》卷九〈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典故
地能缩
 
地难缩
 
缩却地
  
缩地仙
 
缩地树
 
缩地无方
 
缩地符
 
缩山川
 
长房缩地术
 
长房术

相关人物
费长房


《神仙传》卷五《壶公传》
(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简释

长房术:咏仙术,亦指赶路心情急切而倍道兼行。唐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遥凭长房术,为缩地山东。”


例句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岑参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若取寿长延至易,如嫌地远缩何难。 方干 赠五牙山人洗修白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方干 赠天台叶尊师

补天留彩石,缩地入青山。 李秘 禁中送任山人

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 权德舆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 沈佺期 哭道士刘无得

安得缩地经,忽使在我傍。 王建 闻故人自征戌回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 王维 赠焦道士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凤仙。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首之七

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鱼台。 翁承赞 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树册封次日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

命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五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四〈赋庚·鸟兽下·舞鹤赋〉~63~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唐·李善注引《鹤经》曰:「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典故
胎仙琴叠
 
舞胎仙


《云笈七签》卷十一
《上清黄清内经。上清章第一》:「琴心三叠舞胎仙。」《注》:「琴,和也,三叠,三丹田,谓与诸官重叠也。胎仙,即灵胎大神。亦曰『胎真』,所谓三老君,为黄庭之主。以其心和则神悦,故舞胎仙也。」
《李太白全集》卷十四〈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清·王琦注引《黄庭内景经》:「『琴心三叠舞胎仙。』梁丘子注:『琴,和也。叠,积也,存三丹田,使和积如一。』」
《漢語大詞典》:太乙舟
即太一莲舟。 元 刘因 《高亭》:“高亭云锦遶清流,便是吾家太乙舟。”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辟图》诗:“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详“ 太一莲舟 ”。
《漢語大詞典》:太一莲舟(太一蓮舟)
北宋 名画家 李公麟 绘有《太一真人图》,图绘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执书仰读。 韩驹 题诗有“ 太一真人 莲叶舟”句。见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子苍》。后又称《太一真人图》《太一莲舟图》, 金 元好问 有《太一莲舟图》诗。
《國語辭典》:肉飞仙(肉飛仙)  拼音:ròu fēi xiān
隋人沈光能在高空跳下,用手掌著地倒行,当时人称他为「肉飞仙」。见《隋书。卷六四。沈光传》。后以「肉飞仙」称行动敏捷的人。
《漢語大詞典》:三青鸟(三青鳥)
(1).传说中的仙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五:“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清 王夫之 《九昭》:“介三青鸟以先鸣兮,诛凤凰於 西母 。”
(2).借指使者。 唐 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漢語大詞典》:三鸟(三鳥)
古代神话中 西王母 身边的三只青鸟。亦为使者的泛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 郭璞 注:“皆 西王母 所使也。” 汉 刘向 《九叹·忧苦》:“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洪兴祖 补注:“三鸟, 王母 使者。” 南朝 梁 江淹 《陆平原羁宦》诗:“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 唐 李益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诗:“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漢語大詞典》:青禽
(1).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 汉 班固 汉武故事:“ 鉤弋夫人 卒,上为起 通灵臺 ,常有一青鸟集臺上。”后遂以“青禽”为悼念死者之典。 宋 谢翱 《鄞女墓》诗:“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 明 夏完淳 《招魂》:“层楼积栋,刻云烟些。青禽纷语,依木成妍些。”
(2).即青鸟。喻信使。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七:“青禽承逸轨,文驪镜重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二:“遥裔双綵凤,婉孌三青禽。” 王琦 注引山海经:“三青鸟,皆 西王母 使也。” 明 王玉阳 《纪情》套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远迢迢青禽信来,急匆匆特地相撋就。”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温庭筠 《马嵬佛寺》诗:“ 曼倩 死来无絶艺,后人谁肯惜 青禽 ?”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动物名:(1)桑扈。嘴巴弯曲,食肉。(2)鹢。一种水鸟,羽毛白色,形似鹭鸶。不怕风,能高飞。
2.旧时船头常刻有青雀,后以借指船舶。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动物名。雀形目鸣禽类。头黑色,嘴曲而厚,色黄,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实及谷类。也称为「桑雇」。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青鴍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鸟,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黄鷔。”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青鸟氏(青鳥氏)
古官名。为历正的属官,掌管立春、立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青鸟氏,司启者也。” 孔颖达 疏:“立春立夏谓之启。此鸟以立春鸣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春立夏。”
《漢語大詞典》:青乌(青烏)
(1).指 青乌子 。传说中的古代堪舆家。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黄帝 ﹞相地理则书 青乌 之説。”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 唐 李贤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黄帝 、 青乌 之书也。”
(2).为堪舆家的美称。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乌 相,宾惊白鹤飞。”
(3).指堪舆之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清 黄宗羲 《陈令升先生传》:“先生於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絶,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
(4).泛指堪舆学的书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乌载卜。” 清 陈瑚 《拟邀文介石住尉迟庙》诗:“吟残丹叶空留恨,读遍青乌求疗饥。”
(5).借指风水宝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晋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君墓志铭》:“墨龟未食,青乌不封,权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鸟名。即乌鸦。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异海鸥之去就,无青乌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天曙,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飞集墙上。”
(7).借指太阳。太阳又称金乌。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诗:“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按,青乌去,指太阳下山;白兔驯,指月亮东升。
(8).复姓。 汉 有 青乌子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青鸟使(青鳥使)
神话传说 西王母 有三青鸟代为取食报信。后因以“青鸟使”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 赤松 家。” 唐 李商隐 《昨日》诗:“昨日 紫姑神 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赴约》:“暂为青鸟使,忙把锦笺传。”参见“ 青鸟 ”。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青鸟书(青鳥書)
指书信。 元 王实甫 《四块玉》套曲:“又不见青鸟书来,黄犬音乖。每日家病懨懨懒去傍粧臺。” 明 胡奎 《梦游庐山》诗:“望断 蓬莱 青鸟书,琪花落尽无人折。”参见“ 青鸟 ”。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青鸟(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國語辭典》:青鸾(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车驾前的铃。《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鸣青鸾于东郊,冕朱纮而莅事。」宋。无名氏《梅妃传》:「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2.传说中的神鸟。似凤,五色备举而多青。
3.传说青鸾喜欢对镜起舞,故用以代称镜子。唐。皇甫枚《王知古》:「他日锦雉之衣欲解,青鸾之匣全开。」
4.能传递信件的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漢語大詞典》:青鸾翼(青鸞翼)
指信使。 宋 周邦彦 《还京乐·大石》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顦顇。”亦省作“ 青翼 ”。 宋 柳永 《法曲第二》词:“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青翼驀然来报喜,鱼牋微諭相容意。”参见“ 青鸞 ”。
分類:信使
《國語辭典》:青鸾(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车驾前的铃。《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鸣青鸾于东郊,冕朱纮而莅事。」宋。无名氏《梅妃传》:「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2.传说中的神鸟。似凤,五色备举而多青。
3.传说青鸾喜欢对镜起舞,故用以代称镜子。唐。皇甫枚《王知古》:「他日锦雉之衣欲解,青鸾之匣全开。」
4.能传递信件的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漢語大詞典》:散仙
(1).道教语。仙人未授仙职者之称。 唐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鸞凤终日相追陪。”
(2).比喻放旷不羁、自由闲散的人。 唐 白居易 《雪夜小饮赠梦得》诗:“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唐 王毂 《逢道者神和子》诗:“酒里消閒日,人间作散仙。” 清 黄遵宪 《宫本鸭北索和》诗:“登楼北望方多事,未许偷闲作散仙。”
《漢語大詞典》:仙伯
(1).仙人之长。亦泛称仙人。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诸仙伯。 安 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鸞歌开洞天。”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何来一仙伯,髮短而心长。”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西游记》第五回:“那 齐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西游记》第五回:“祇见 蟠桃园 土地、力士同 齐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明 陈梦璧 《寻幽珠玑岩饮甘泉》诗:“几许鮫人泣得出,但凭仙吏袖将归。”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汉 梅福 的美称。 梅 字 子真 ,为郡文学,补 南昌 尉。后归里,一旦弃妻子去,传以为仙,故称。见《汉书·梅福传》。 前蜀 韦庄 《南昌晚眺》诗:“ 南昌 城郭枕江烟,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僊,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为县尉的誉称。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仙尉 赵 家玉,英风凌四豪。”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县尉曰仙尉,盖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称县尉,则慊然为慢我,是皆习俗使然。” 清 金农 《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 梅福 ,同为上日吟。”
《漢語大詞典》:吴市隐(吴市隱)
亦作“吴门卒”。 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 ,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 ,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二:“ 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 清 曹寅 《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漢語大詞典》: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分類:子真谷口
《國語辭典》:梅仙  拼音:méi xiān
相传汉南昌尉梅福去官后成仙,故称为「梅仙」。后世遂为县尉的美称。《事林广记。庚集。卷九。绮语门。君臣》:「县尉,梅仙。」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尉
(1).对县尉的美称。 梅福 曾为 南昌 尉,故称。 唐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诗:“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
《漢語大詞典》:梅生
指 汉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韩公 沦卖药, 梅生 隐市门。” 唐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鸞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 亦何事,来作 南昌 尉。”参见“ 梅福 ”。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真
指 汉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称。 唐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诗:“ 梅真 入仕提雄笔, 阮瑀 从军著綵衣。” 陈寅恪 《王观堂先生挽词》诗:“曾访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韩偓 符天意。”参见“ 梅福 ”。
分類:梅福子真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漢語大詞典》:神仙中人
见"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汉 梅福 曾补任 南昌 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 王凤 专权,终不纳。 王莽 专政时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见汉书·梅福传。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唐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亦作“ 神仙吏 ”。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来。”
《漢語大詞典》:隐吏(隱吏)
退隐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诗:“隐吏逢 梅福 ,游山忆 谢公 。” 仇兆鳌 注:“汉书:‘ 梅福 , 九江 人,补 南昌 尉。 王莽 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於 会稽 ,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 郑钦 为吏隐。”
分類:退隐官吏
《漢語大詞典》:云窗雾阁(雲窗霧閣)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宋 魏夫人 《临江仙》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元 宋旡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三:“书满琅函祕不开,云窗雾阁锁青苔。”
《漢語大詞典》:雾阁云窗(霧閣雲窗)
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指高楼。 宋 向子諲 《七娘子》词:“雾阁云窗,风亭月户,分明携手同行处。” 金 元好问 《鹧鸪天》词:“ 长安 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清 厉鹗 《宝莲山是韩平原故宅》诗:“雾阁云窗付渺茫, 平原 事往径全荒。”
《國語辭典》:谪仙(謫仙)  拼音:zhé xiān
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汉朝东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苏轼等都曾被称誉为「谪仙」。《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苏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远,真谪仙人也。」
《國語辭典》:诗仙(詩仙)  拼音:shī xiān
1.诗才飘逸如仙,不同凡俗的诗人。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三十载,谁教冥路作诗仙?」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诗:「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
2.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的诗风与为人都豪放奇特,飘逸如仙,被贺知章称为「谪仙」,故后人称李白为「诗仙」。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
《漢語大詞典》:噀雨
(1).犹言行雨,布雨。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空中右白虎,赤节引娉婷。自云帝季女,噀雨凤凰翎。” 仇兆鳌 注:“噀雨,指暮为行雨。”
(2).噀酒为雨。 宋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云烝作雾 楷 ,火灭噀雨 巴 。”参见“ 噀酒 ”。
分類:行雨
《漢語大詞典》:噀酒
指 后汉 栾巴 喷酒为雨事。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正旦大会, 巴 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詔问 巴 , 巴 曰:‘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救之。’乃发驛书问 成都 ,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气。’”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情愿做归湖 范蠡 ,情愿做噀酒 欒巴 ,携閒客登山採药,唤村童汲水烹茶。”
分類:后汉
《國語辭典》:水仙  拼音:shuǐ xiān
植物名。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鳞茎略卵状,外皮黑色,下端有白色须根。叶丛生,狭长线状,质厚,带白绿色。冬末春初时开花,花茎自叶丛抽出,每梗著花三至五朵,花色白,具黄色副花冠,有香味。常生长于暖地河边,或栽培于庭园。也称为「凌波仙子」、「金盏银台」。
《漢語大詞典》:苏仙(蘇仙)
指 苏轼 。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出遨》:“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 苏仙 。” 宋 范成大 《夜行上沙见梅记东坡作诗招魂之句》诗:“ 苏仙 上宾天,妙意终难陈。” 宋 朱熹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 罗浮山 下 黄茅村 , 苏仙 仙去餘诗魂。”
分類:苏轼
《國語辭典》:缩地(縮地)  拼音:sù dì
相传东汉时费长房有神术,能收缩土地,将千里外的景物展现眼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壶公》。
《漢語大詞典》:胎仙
(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夏》曲:“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释名﹞引 八公 《相鹤经》:“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2).道教神名。《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琴心三叠儛 胎仙 。” 务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灵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