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他们(他們)  拼音:tā men
第三人称的多数,指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人。如:「他们喜欢结伴去逛街、看电影。」
《國語辭典》:他们俩(他們倆)  拼音:tā men liǎ
他们两个人。如:「听说他们俩又分手了。」
分類:他们个人
《漢語大詞典》:他每
他们。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着口强,便 仪 、 秦 呵,怎敢比量。” 明 康海 《新水令·自寿》套曲:“笑他每遨游 郭隗 臺,潦倒 韩侯 寨,奔驰 王 谢 堂,趋走 金 张 陌。”
分類:他们
《國語辭典》:渠辈(渠輩)  拼音:qú bèi
彼等、他们。《金史。卷六十八。欢都传》:「君相之位,皆渠辈为之,奈何?」
分類:他们
《漢語大詞典》:渠伊
方言。他;他们。《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引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近閲冷斋夜话载当时 唐 李 对答语言,乃以此诗为落韵诗。盖渠伊不见 郑谷 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説,而妄为云云也。”
《國語辭典》:他懑(他懣)  拼音:tā mèn
他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来到门首,见他懑入去,听得里大惊小怪。」
分類:他们复数
《漢語大詞典》:伊拉
方言。他们。 茅盾 《故乡杂记·内河小火轮》:“伊拉兵队调动得快,为啥勿早点调到 上海 ,同十九路军一淘打?”
分類:方言他们
《國語辭典》:渠们(渠們)  拼音:qú men
他们。如:「渠们刚搬进来住,对此环境颇感陌生。」
分類:方言他们
《漢語大詞典》:俚笃(俚篤)
方言。他们。 瞿秋白 《东洋人出兵(三)》:“俚笃才是奴才性,卖国卖民要卖个干干浄。”
分類:方言他们
《國語辭典》:五常  拼音:wǔ cháng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书经。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唐。孔颖达。正义:「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汉。郑玄。注:「五常,五行也。」《周书。卷四。明帝纪》:「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义、礼、智、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关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读书为士君子者,正欲为五常之主张也。使我今日谢绝故旧,是为御史而无一常。」也作「五伦」。
5.三国蜀马良兄弟五人。他们的字中都有「常」字,时称为「五常」。《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漢語大詞典》:轩岐(軒岐)
(1). 黄帝 轩辕氏 与其臣 岐伯 的并称。他们被视作 中国 医药的始祖。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明 高启 《吴县庠训导徐君善医常起人疾求诗赠之》:“解榻高斋昼日迟,坐谈 周 孔 杂 轩 岐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温病〉序》:“是则秋分已前,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已后,皆得以伤寒名之矣。此 轩 岐 、 仲景 立伤寒、温病、热病之名义也。”
(2).指医术。 元 丁复 《赠杜一元》诗:“传家况有 轩 岐 閟,展手活人非我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臣喜閲草木之书,颇解 轩 岐 之术。”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岐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漢語大詞典》:家理
东北 人称青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萧队长 没有顾上回答 老孙头 的话,放低声音,忙对 李大个子 说:‘你加点小心,留心是不是有坏人活动?好好瞅着粮户和他们的腿子,还有那些不愿献出“海底”的“家理”头子,都给他们划地为牢。’”
《國語辭典》:白望  拼音:bái wàng
1.空有之声望,虚名。《晋书。卷七一。列传。陈頵》:「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
2.唐代统治者派人在市中探望,见所需之物,则白取于民,付价甚少或不付价钱。唐。韩愈《顺宗实录二》:「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
《漢語大詞典》:籀斯
史籀 与 李斯 的并称。他们都对 中国 文字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邓溥 《自题印雅》诗:“千载战 元 宋 ,六书宗 籀 斯 。”
《漢語大詞典》:九僧
(1).指 宋 初 惠崇 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宋史·艺文志八:“九僧为 淮南 惠崇 、 剑南 希书 、 金华 保暹 、 南越 文兆 、 天台 行肇 、 汝州 简长 、 青城 维凤 、 江东 宇昭 、 峨眉 怀古 。”
(2).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和衲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