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仓(中倉)
(1).中央仓库。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季龙 以租入殷广,转输劳烦,令中仓岁入百万斛,餘皆储之水次。”晋书·吕光载记:“今中仓积粟数百千万,东人战士一当百餘。”
(2).舱中。 唐 欧阳詹 《宿建溪中宵即事》诗:“僮僕舟人空寂寂,隔帘微月入中仓。”
分類:中央仓库
《骈字类编》:西仓(西仓)
唐书裴耀卿传河南租船候水始进吴工不便河漕处处停留易生隐盗请置仓河口以纳东租然后官自顾载分入河洛度三门东西各筑敖仓自东至者东仓受之三门迫险则旁河凿山以开车道运数十里西仓受之度宜徐运抵太原仓趋河入渭更无留阻可减费钜万 元史百官志秦家渡仓尖冢西仓尖冢东仓长芦仓武强仓夹马营仓已上各置监支纳一员从八品大使一员从九品
《漢語大詞典》:仓仓(倉倉)
象声词。宋史·律历志四:“开口吐气谓之商,其音将将仓仓然。”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仓鹒(倉鶊)
见“ 仓庚 ”。
《國語辭典》:仓庚(倉庚)  拼音:cāng gēng
黄莺的别名。参见「黄莺」条。
分類:黄莺张华
《漢語大詞典》:仓遑(倉遑)
见“ 仓皇 ”。
《國語辭典》:仓皇(倉皇)  拼音:cāng huáng
恐惧忙乱的样子。唐。陈鸿《长恨传》:「仓皇展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西游记》第九回:「正在仓皇之际,忽见水面上一个死尸浮来,靠近江岸之旁。」也作「仓黄」、「仓惶」、「苍惶」。
《漢語大詞典》:仓茫(倉茫)
空阔辽远。仓,通“ 苍 ”。 清 陈维嵩 《沁园春·由丹阳至京口舟中放歌》词:“对此仓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覊才?”
分類:空阔辽远
《国语辞典》:仓颉篇(仓颉篇)  拼音:cāng jié piān
书名。秦李斯撰,一篇。为统一文字,罢去一切与秦文不合的文字,将大篆省改作小篆的字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也作「苍颉篇」。
《漢語大詞典》:仓腐(倉腐)
仓中堆积多年的腐败霉烂的粮食。语出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漢語大詞典》:仓琅根(倉琅根)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骈字类编》:仓盈(仓盈)
潘兵杨荆州诔仓盈庾亿国富兵强
《韵府拾遗 阳韵》:偷仓(偷仓)
司空图诗不奈偷仓雀转肥
《漢語大詞典》:漕仓(漕倉)
存放漕米的仓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浙江乌程归安县乡民抗漕》:“乡民鸣锣纠众,阻纳漕粮,并张贴传单,约期聚集入城,捣毁漕仓官署。”
《漢語大詞典》:仓圣(倉聖)
对传说中 汉 字创造者 仓颉 的尊称。 郭沫若 《瓶》诗之三四:“这个字不待 仓圣 的造就,也不用在字书里去寻求。”
《漢語大詞典》:仓鹰(倉鷹)
苍鹰。仓,通“ 苍 ”。战国策·魏策四:“夫 专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袭月…… 要离 之刺 庆忌 也,仓鹰击於殿上。”
分類:苍鹰
《國語辭典》:倒仓(倒倉)  拼音:dǎo cāng
1.把仓库里的粮食移到另一个仓库。如:「这几天天气很好,适合将仓里的稻谷晾晒后,倒仓到另一处。」
2.戏剧演员喉咙沙哑,唱不出好的声音。清。徐珂《清稗类钞。优伶类。汪桂芬以醇酒妇人死》:「十五后,倒仓闭音,不复能唱。」也称为「倒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