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忘今
今富
忽今
近今
今典
垂今
今恩
今遭
时今
知古今
今字
今屈
今语
今隶
现今
《韵府拾遗 侵韵》:忘今
梁书何点传高祖与点有旧手诏曰昔因多暇得访逸轨坐修竹临清池忘今语古何其乐也
《韵府拾遗 宥韵》:今富
易林息忧解笑故贫今富
《韵府拾遗 侵韵》:忽今
东观馀论观苏君书规模虽法李监而端劲方稳殊可珍传信哉未易重古而忽今也
《漢語大詞典》:近今
近来;现在。 汉 王充 论衡·须颂:“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歧路灯》第五九回:“我近今背却父命,弄出许多可笑可耻的事。” 李大钊 《国情》:“谈宪法者,徒顾国情於往者,而遗国情於近今,可怪也。”
分類:近来现在
《漢語大詞典》:今典
(1).现代的经典。多用于讽刺。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这须是熟精今典的人们才知道。”
(2).指当代的故事。 冰心 《两个家庭》:“﹝小表妹﹞要我说故事,我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就笑说:‘“古典”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
《韵府拾遗 侵韵》:垂今
魏书江式传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今今人所以识古
《韵府拾遗 元韵》:今恩
周书晋荡公护传生死骨肉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
《高级汉语词典》:今遭
这一回
《国语辞典》:时今(时今)  拼音:shí jīn
时下、眼前。《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时今死了许多时,宅中冷静,也好说头亲事,是得。」
分类:眼前
《漢語大詞典》:知古今
谓识古通今。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只是这位姑娘,怎的又会这么知古今儿也似的呢?”
《漢語大詞典》:今字
(1).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从 汉 隶一直到现在通行文字的统称。
(2).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隶书。也称“今文”。史记·儒林列传:“ 孔氏 有古文尚书,而 安国 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今文,汉书·儒林传·孔安国作“今文字”。
《韵府拾遗 物韵》:今屈
陈造舟行即事诗今屈昔已伸彼嬴此或亏
《漢語大詞典》:今语(今語)
现代的通俗语言。 刘师培 文说二:“况讹言乱真,别有一因:怯书今语,勇效昔言。”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再版说明》:“古书中较难读的篇章词句,本编一般都译成今语。”
《國語辭典》:今隶(今隸)  拼音:jīn lì
魏晋以后的楷书。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时魏的钟繇所创。
《國語辭典》:现今(現今)  拼音:xiàn jīn
目前、当前。《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不要说他现今不在家,是我替他设法,就是他在家里,虽然他家太爷做了几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红楼梦》第八回:「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也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