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高级汉语词典》:死雠仇
死对头
《漢語大詞典》:同仇敌慨(同仇敵慨)
见“ 同仇敌愾 ”。
《國語辭典》:同仇敌忾(同仇敵愾)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一致对付仇敌。参见「同仇」条。敌忾,抵禦所恼恨的人。参见「敌忾」条。同仇敌忾指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抗敌人。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五。讷亲》:「金川虽云小丑,而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
《漢語大詞典》:同业相仇(同業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同美相妒,同业相仇。”
《國語辭典》:血海深仇  拼音:xiě hǎi shēn chóu
血海,指杀人无数,几乎血流成海。「血海深仇」指极深的仇恨。如:「武侠小说中常有为报血海深仇而纠缠不清的江湖恩怨。」
分類:杀人仇恨
《漢語大詞典》:血海冤仇(血海寃仇)
同"血海深仇"。
《漢語大詞典》:血海冤仇
清 陈天华 《狮子吼》楔子:“放着他血海寃仇三百载,鬼混了 汉 家疆宇十餘传。”
《漢語大詞典》:新仇旧恨(新仇舊恨)
(1).新近的仇恨加上旧有的仇恨。形容仇恨极深。 黎静 《彭大将军》第二八章:“压在战士们心底的新仇旧恨如火山爆发,轰然喷出,洪流滚滚。” 周立波 《纪念》:“斗争起来了,这是发泄新仇旧恨的不顾一切的斗争。”
(2).指先后和自己结仇的人。 陶菊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五七章:“此时保派人物只以 吴 一人为敌,对于其他一切新仇旧恨都愿化敌为友。”
《国语辞典》:祁奚荐仇(祁奚荐仇)  拼音:qí xī jiàn chóu
比喻举拔贤能,以才德为主,不以仇人为顾忌。参见「祁奚之举」条。
《国语辞典》:朋比作仇  拼音:péng bì zuò chóu
彼此勾结做坏事。《封神演义》第二回:「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仇,天下事尚忍言哉?」也作「朋比作奸」、「朋比为奸」。
《国语辞典》:反目成仇  拼音:fǎn mù chéng chóu
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如:「他们兄弟两因意见不合而反目成仇。」
《国语辞典》:分天之仇  拼音:fēn tiān zhī chóu
不共戴天的仇恨。《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史臣曰》:「枕戈雨泣,若雪分天之仇,皇舆旋轸,卒复夷庚之躅。」
分类:仇恨
《国语辞典》:复仇雪耻(复仇雪耻)  拼音:fù chóu xuě chǐ
报复冤仇,洗刷怨恨。《周书。卷四四。席固传》:「今梁氏失政,扬都覆没,湘东不能复仇雪耻,而骨肉相残。」《明史。卷一六三。李时勉传》:「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复仇雪耻。」也作「报仇雪耻」。
《国语辞典》:九世之仇  拼音:jiǔ shì zhī chóu
本指齐哀公因纪侯进谗言,被周天子处死,九世之后,齐襄公终于消灭纪国,为先祖报仇之事。见《公羊传。庄公四年》。后比喻历时长久,不共戴天的仇恨。如:「以色列和邻近各国的九世之仇,使中东地区成为随时会引爆的火药库。」
《国语辞典》:沥血之仇(沥血之仇)  拼音:lì xuè zhī chóu
血海深仇。指极大的仇恨。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不灭沥血之仇,不绝怀毒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