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随仇(隨仇)
跟着朋友一起将朋友的仇敌视为仇敌。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 陈奇猷 集释:“《显学篇》‘取不随仇’,则随仇者,谓追随其友而仇其仇也。”
《国语辞典》:爵仇  拼音:jué chóu
汉高祖初定天下时,用张良之计,先封有宿怨的雍齿为侯,以安定诸将疑惧之心。典出《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后泛指将爵位封给有仇怨的人。《文选。谢瞻。张子房诗》:「爵仇建萧宰,定都护储皇。」
《漢語大詞典》:养仇(養仇)
供养仇敌。史记·苏秦列传:“衡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 秦 ,此所谓养仇而奉讎者也。”
分類:供养仇敌
《漢語大詞典》:仇由
亦作“ 仇犹 ”。亦作“ 仇繇 ”。 春秋 时国名。故地在今 山西 孟县 东北。韩非子·说林下:“ 智伯 将伐 仇由 ,而道难不通。”《淮南子·精神训》:“夫 仇由 贪大钟之赂而亡其国。” 高诱 注:“ 仇由 ,近 晋 之狄国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知伯 之伐 仇犹 ,遗之广车。” 裴骃 集解:“ 许慎 曰:‘ 仇犹 ,夷狄之国。’战国策曰:‘ 智伯 欲伐 仇犹 ,遗之大鐘,载之广车。’”《通志略·氏族略二》:“ 韩子 云: 仇吾国 为 智伯 所灭,因氏焉。或作 仇繇 。”
分類:故地山西
《漢語大詞典》:仇吾
即 仇由 。《通志略·氏族略二》:“ 韩子 云: 仇吾国 为 智伯 所灭,因氏焉。或作 仇繇 。”
《漢語大詞典》:仇外
憎恨仇视外国。例如:盲目仇外。
《韵府拾遗 先韵》:仇荃
李雯整思赋群党莸以仇荃兮孰余心之可言
《漢語大詞典》:仇匹
(1).同伴;朋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云,‘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仇匹’,此之谓也。”《诗·秦风·无衣》“与子同仇” 唐 孔颖达 疏:“与子同为仇匹。”
(2).配偶。 宋 朱熹 朱子语类卷八一:“谓如此之淑女,方可为君子之仇匹。”
《漢語大詞典》:仇牛
古代少数民族名。汉书·王莽传中:“自 越巂 遂久 仇牛 同亭 邪豆 之属反畔以来积且十年,郡县距击不已。”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遂久 ,县也。 仇牛 等 越巂 旁夷。”
分類:少数民族
《漢語大詞典》:仇尼
复姓。 南朝 宋 有 仇尼道盛 。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分類:复姓
《漢語大詞典》:仇口
仇人之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评论·私史:“仇口汚衊,颠倒是非。”
分類:仇人
《漢語大詞典》:仇忌
怨恨憎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前日误杀婢子,今甚诲之。何便仇忌,遂无结髮情耶?”
分類:怨恨憎恶
《漢語大詞典》:仇害
因仇恨而伤害。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族人有相仇害, 允隆 出己槖金为排解,争遂以息。”
分類:仇恨伤害
《國語辭典》: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拼音: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该怎样就怎样。强调有冤仇必加报复。《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作个證见。」《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只杀知县,不伤百姓。」
《高级汉语词典》: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俗语。从未有过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