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扒手  拼音:pá shǒu
专门在公共场所偷取人家财物的小偷。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贼之类别》:「扒手,乘人之不备而取其随身之财物也。」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掱手》:「沪人呼剪绺曰掱手,犹言扒手也,亦曰瘪三码子,非专以剪绺为业也,可窃则窃,否则行乞。」也作「扒掱」、「掱手」。
《漢語大詞典》:安全电压
不致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的电压,一般低于36伏。
《漢語大詞典》:蚌舞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称蚌壳灯。
《國語辭典》:保护人(保護人)  拼音:bǎo hù rén
对经专科医师诊断或鉴定为严重之病人负监督与保护责任之人。
《國語辭典》:保镖(保鏢)  拼音:bǎo biāo
1.古时称专门以武技保护他人在行旅中财物、生命安全的行业。《老残游记》第七回:「如京中保镖的呢,无论十万二十万银子,只须一两个人便可保得。」也作「保镳」。
2.私人雇用的护卫。也作「保镳」。
《漢語大詞典》:镫里藏身(鐙裏藏身)
一种骑术。骑在马上的人身体弯倒在马的一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又存身拳曲在鞍一边,谓之‘鐙里藏身’。”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老班长跳上战马,拨转马头,一个镫里藏身,抱起了小同志。”
《國語辭典》:电刑(電刑)  拼音:diàn xíng
1.用高压电处死罪犯的刑罚。
2.通电于人体,逼人招供的酷刑。
《国语辞典》:触诊(触诊)  拼音:chù zhěn
医生在替病人作检查时,须用手指直接接触病人身体的诊疗方式。
《國語辭典》:涅字  拼音:niè zì
在身体上刺字,再涂上墨。如:「岳母涅字在岳飞的背上,要他精忠报国。」
《國語辭典》:捏手捏脚(捏手捏腳)  拼音:niē shǒu niē jiǎo
1.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轻轻的挨将进去,捏手捏脚逐步步走入。」也作「蹑手蹑脚」。
2.动手动脚,举止轻浮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著,同他捏手捏脚,亲热了一回。」《野叟曝言》第六五回:「遇著捏手捏脚的,把手一格,便俱负痛,缩手不迭。」
《國語辭典》:疟蚊(瘧蚊)  拼音:nüè wén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双翅目蚊科疟蚊属。是传播疟疾的主要蚊子,能将疟原虫传入人体产生疟疾。翅膀有黑白色斑点,静止时腹部翘起,产卵于清水中,幼虫和蛹亦生长于河沟、池塘或水田中。也称为「疟媒蚊」。
《國語辭典》:身外之物  拼音:shēn wài zhī wù
身体以外的东西。指无足轻重的东西。《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
《國語辭典》:如不胜衣(如不勝衣)  拼音:rú bù shēng yī
身体不能负荷衣裳的重量。语本《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比喻人身体瘦弱。《南史。卷六七。周敷传》:「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胆力劲果,超出时辈。」亦用以形容恭敬退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然所举士也数十人,皆令得其意,而公家甚赖之。」《礼记。檀弓下》:「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國語辭典》:人影儿(人影兒)  拼音:rén yǐng ér
1.人的影子。《红楼梦》第四七回:「凤姐忙起身说:『我也恍惚看见一个人影儿,让我瞧瞧去。』」
2.人的踪迹。《红楼梦》第七一回:「那丫鬟走入班房中,竟没一个人影儿,回来回了尤氏。」
《國語辭典》:人身保险(人身保險)  拼音:rén shēn bǎo xiǎn
以人为对象的保险。分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伤害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