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替人缝嫁衣裳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贫女〉
篷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誇偏巧【敢将十指誇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漢語大詞典》:人缝(人縫)
人群中的空隙。《花月痕》第六回:“倒是 小岑 从人缝中看见 掌珠 ,便问道:‘ 秋痕 呢?’于是羣花闪开, 掌珠 携着 秋痕 ,向 荷生 同请了一安。” 茅盾 《子夜》十三:“恰在这时候, 金小妹 又从人缝里钻进来。”
《國語辭典》:渗透(滲透)  拼音:shèn tòu
1.液体在物体中慢慢穿透或沁出的现象。
2.比喻思想或势力逐渐侵入或影响其他领域。
《国语辞典》:裁缝店(裁缝店)  拼音:cái feng diàn
为人缝制、修改衣服的店铺。也称为「裁缝铺」。
《漢語大詞典》:缝穷(縫窮)
旧指贫苦妇女代人缝补衣服。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晓得大杂院中的苦哥儿们,男的拉车,女的缝穷,孩子们捡煤核,夏天在土堆上拾西瓜皮啃,冬天全去赶粥厂。” 丁玲 《法网》二:“街上缝穷的婆子又多,都是乡下逃水荒来的。”
《漢語大詞典》:针线人(針線人)
专为他人缝纫的妇女。 宋 洪迈 《夷坚三志·颜邦直二郎》:“ 武 ( 武三郎 )曰:‘家间有妾五六,何者是鬼?’曰:‘针线人 桂奴 是也。’”
《國語辭典》:针线娘(針線娘)  拼音:zhēn xiàn niáng
替人做针线、女红的妇女。《负曝闲谈》第一回:「县里的针线娘,跟我就如亲姊妹一般。」
《國語辭典》:裁缝铺(裁縫鋪)  拼音:cái feng pù
为人缝制、修改衣服的店铺。也称为「裁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