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乳姐
宋 人称乳娘为乳姐。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士庶》《诸事拾遗》:“属之乳姐,傅以潼母。”潼母即乳母。
分類:人称乳母
《漢語大詞典》:入铁主簿(入鐵主簿)
北齐 许惇 办事干练,有决断,时人称为“入铁主簿”。北齐书·许惇传:“ 惇 清识敏速,达於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漢語大詞典》:仁乌(仁烏)
乌鸦的别名。传说 春秋 时 晋文公 焚林以逼 介子推 出山,有白鸦绕烟而噪,并集 子推 身旁,火不能焚。 晋 人称之为仁乌。 晋 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或云戒所焚之山数百里居人不得设网罗,呼曰‘仁乌’。”
《漢語大詞典》:烧路头(燒路頭)
(1).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魔头虽然凶横,一见了外国人,便吓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点香烛赔礼,还要他烧路头。”自注:“烧路头,祀财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烧路头之典,妓院最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 上海 妓院遇了烧路头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场面’。”
(2).比喻送礼求情。 钱锺书 《围城》五:“那女人在房里狠声道:‘打了你耳光,还要教你向我烧路头!’”
《漢語大詞典》:三红秀才(三紅秀才)
宋 应子和 工诗,有名句“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称为“三红秀才”。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有郎似桐花”原注:“ 邹程邨 嘆曰:‘昔 应子和 名“三红秀才”,今更不当称“三緑”耶?’”
分類:有名人称
《漢語大詞典》:考馆(考館)
明 初翰林院分文翰、文史二馆,故 明 人称由进士考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为“考馆”,盖当时习语。 清 因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丁未闽中词林之盛:“三月廷试,则 张瑞图 为探花;五月考馆,则 林欲楫 、 杨道寅 为庶吉士,又皆 晋江 人。”
《漢語大詞典》:夹漈先生(夾漈先生)
宋 代学者 郑樵 居 夹漈山 ,人称 夹漈先生 。宋史·郑樵传:“ 郑樵 ,字 渔仲 , 兴化军 莆田 人。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 刘向 、 扬雄 。居 夹漈山 ,谢絶人事……学者称 夹漈先生 。”
分類:学者人称
《漢語大詞典》:家夫人
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后汉书·应奉传“公廉约己,明达政事” 李贤 注引《汝南记》:“﹝ 元义 ﹞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它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
《漢語大詞典》:家姐夫
对人称自己的姐夫为家姐夫。《水浒传》第十四回:“﹝ 王小三 ﹞四五岁时随家姐夫和家姐上 南京 去住,一去了十数年。”
《漢語大詞典》:家老爷(家老爺)
奴仆对人称说自己的男主人。 清 李渔 《凰求凤·姻诧》:“禀相公,这是家老爷的别墅,只因相公与小姐是两位雅人,不好置之俗地,所以送在这里成亲。”
《國語辭典》:家里的(家裡的)  拼音:jiā li de
1.对妻子的俗称。如:「我家里的很会煮菜。」也称为「屋里的」、「屋里人」。
2.丈夫。《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鲍嫂道:『我家里的早间去县前有事,见押司捽著卖卦的先生,兀自归来说;怎知道如今真个死了!』」
《漢語大詞典》:介山之志
春秋 晋 介之推 功不言禄,隐居 介山 。后人称其志为“介山之志”。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一马之田,介山之志愈厉。”
《國語辭典》:码子(碼子)  拼音:mǎ zi
1.银行的现款。如:「这笔码子数目不小。」
2.天平的砝码。如:「天平的码子都比较精细。」
《漢語大詞典》:木版水印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唐 宋 流行单色刷印,至 明 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餖飣,故 明 人称为 餖版 。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國語辭典》:蒙古儿(蒙古兒)  拼音:méng gǔ ér
银子。译自满文。《直语补證。蒙古儿》:「市井以为银之隐语,蒙古二字原作银解。国语始知之,盖彼时与金国号为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