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孤山处士(孤山處士)
北宋 林逋 ,人称 孤山处士 。宋史·隐逸传上·林逋:“ 林逋 字 君復 , 杭州 钱塘 人……初放游 江 淮 间,久之归 杭州 ,结庐 西湖 之 孤山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元 王冕 《梅》诗:“ 孤山处士 诗梦寒, 罗浮仙人 酒兴阑。”参见“ 孤山 ”。
分類:林逋人称
《國語辭典》:孤山  拼音:gū shān
1.孤立的山头。
2.山名。位在浙江省杭县的西湖,界于里外二湖之间,宋代林逋隐居于此山的北麓。
《漢語大詞典》:分支帐(分支帳)
宋 元 人称分家的契据为分支帐。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行臺军司给券,当中竖裂,一支付勋人,一支送门下” 元 胡三省 注:“此 韩愈 《寄崔立之诗》所谓‘当如合分支’者也,今人亦谓析产文契为分支帐。”参见“ 分支 ”。
《國語辭典》:分支  拼音:fēn zhī
从一个系统或主体中分出来的部分称为「分支」。
《漢語大詞典》:鬼佬
方言。 广东 人称呼外国人。《羊城晚报》1981.8.12:“一些调皮的小孩,却指着他哈哈大笑,叫嚷着:‘鬼佬回来了!’”
《漢語大詞典》:奤子
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二:“南人駡北人为奤子。” 赵元任 《钟祥方言记》:“奤,称北方人叫奤子。”
《國語辭典》:贯气(貫氣)  拼音:guàn qì
迷信的人指风水的地脉贯通,会有好运。
《國語辭典》:黑五类(黑五類)  拼音:hēi wǔ lèi
黑五类是中国共产党掌权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等五类人的统称,合称地富反坏右,与「红五类」相对。在共产党统治中国的前三十年间(西元1949~1979),被认定为黑五类者,地位有如政治贱民,在公民权益、政治待遇、就学就业等各方面,都备受歧视,甚至丧命。黑五类是个笼统的认定,大抵曾有上千万人被划为黑五类,若加上他们的眷属,则有上亿人因为这个政治身分而受到牵连。参见「红五类」条。
《漢語大詞典》:草娘
鞑靼 人称妓女为“草娘”。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妇女曰娘:“娼妇曰花娘, 达旦 又谓草娘。”
《漢語大詞典》:白头行(白頭行)
旧时 广东 人称头缠白布的 波斯 人所设的商行。 陈闻绍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杨衢云 ……乃改入白头行( 波斯 人首缠白布,故 粤 人称 波斯 人所开设之洋行为白头行)为书记。”
《國語辭典》:俺家的  拼音:ǎn jiā de
妻称夫,即当家的。《金瓶梅》第三七回:「妇人道:『也得俺家的来,少不得东軿西辏的,央冯妈妈寻一个孩子使。』」
《國語辭典》:当家的(當家的)  拼音:dāng jiā de
1.主管家务的人。
2.妻对夫的俗称。《老残游记》第二○回:「不是死人,这是我当家的。」
3.寺院住持的俗称。《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家的老和尚出来见,头戴玄色缎僧帽,身穿茧䌷僧衣。」
《漢語大詞典》:笪日
日食时,白天昏暗如夜, 契丹 人称为“笪日”。 宋 陆游 《南唐书·卢文进传》:“ 文进 在 金陵 为客言:‘昔陷 契丹 ,尝猎於郊,遇昼晦如夜,星纬灿然,大骇,偶得一胡人问之。曰:“此谓之笪日,何足异,顷自当復。”良久果如其言,日方午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予谓即日食也,彼中不知,故呼笪日耳。笪是竹箔,当取覆蔽之意。或曰海上大鱼过,遂能蔽日,名笪日。”
《國語辭典》:琼厨金穴(瓊廚金穴)  拼音:qióng chú jīn xuè
东汉光武帝皇后之弟郭况,因经营黄金铸造业而致富。家中亭台楼阁亦饰以珠玉宝石,时人遂称其家为「琼厨金穴」。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后用以比喻豪门富户。
《漢語大詞典》:桥君学(橋君學)
汉 桥仁 以研究礼记著称,时人称其学为“桥君学”。后汉书·桥玄传:“﹝ 桥玄 ﹞七世祖 仁 ,从同郡 戴德 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
分類:著称人称
《國語辭典》:南班子  拼音:nán bān zi
北方人称南方来的娼妓为「南班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生性好色,晓得这口袋底是个南班子住家所在,有什么不愿意去的?」
《漢語大詞典》:票商
明 以后实行票法,凭官颁票引运销茶盐的商人称“票商”。 清 丁晏 《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 倦翁 必欲变漕运为海道,变官盐为票商,狃目前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