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漢語大詞典》:四相
佛教以离、合、违、顺为四相。《楞严经》卷三:“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分類:佛教四相
《國語辭典》:四相  拼音:sì xiàng
佛教用语。佛教谓无常现象的四种特徵。如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离、合、违、顺。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分類:诸葛亮
《高级汉语词典》:人我相
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
《国语辞典》:是非人我  拼音:shì fēi rén wǒ
人际间各种对错纠纷的复杂关系。元。丘处机〈玉炉三涧雪。夜宿磻溪古庙〉词:「是非人我绝谈论,复返生前混沌。」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财气,你辞了是非人我,今日个老柳惹上仙风,和小桃都成正果。」
《国语辞典》:人我是非  拼音:rén wǒ shì fēi
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与利害关系。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前世面见分明。」《孤本元明杂剧。度黄龙。楔子》:「一梦之中,见了人我是非,得失荣枯,遂有出尘之志。」
《漢語大詞典》:不人
(1).谓视人若己,不分人我。庄子·庚桑楚:“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 郭象 注:“不人者,视人若己。视人若己则不相辞谢,斯乃礼之至也。”
(2).同“ 不仁 ”。指肌体麻木失去知觉。 唐 李翱 《平赋书》:“鰥寡孤独,有不人疾者,公与之粟帛。”
(3).指不道德、不名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九:“只怪我平日待你们太好了,你就瞒上瞒下的背地里作起不人之事来了。”
《國語辭典》:众生相(眾生相)  拼音:zhòng shēng xiàng
佛教指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能清楚的区分自身和外在现象的这种概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世尊!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何以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国语辞典》: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米养百样人)  拼音:yī yàng mǐ yǎng bǎi yàng rén
(谚语)比喻人我之间思想与行为各有不同。如:「他竟会做出这种事情,实在超乎我们的想像之外,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
《国语辞典》:拉近  拼音:lā jìn
1.把两者的距离缩短。如:「上街时,要记得把小孩拉近身边,以免走失。」《海上花列传》第四九回:「子富视其面色如有所思,拉近身边,亲切问道:『阿姐去仔,阿冷静嗄?』」
2.促进人我之间的关系。如:「我们不该如此生疏,应该试著拉近彼此的感情。」
人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为离欲尊。」
人我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我见之一。我为常一主宰之义,人固执有常一之主宰者,曰人我之见。
【佛学常见辞汇】
二我见之一、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
【三藏法数】
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人我执
【佛学常见辞汇】
二执之一,即执著人体中有一个我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