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1,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监理
教头
开庭
庄客
便衣
因间
领台
司掌
复选
助耕
水鬼
如拟
换班
留放
通译
《漢語大詞典》:监理(監理)
(1).监督管理。通典·职官六:“初, 秦 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察史。”《前汉书平话》卷上:“﹝ 高皇 ﹞勑令 吕后 设治国事, 萧何 监理朝纲。”
(2). 清 代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官员。 清 马建忠 《拟设翻译书院议》:“岁终,诸生勤惰由监理禀报,批飭榜示。”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六
(3).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职能人员。 鲁迅 《而已集·大衍发微》:“监理是点查物件的监督者,又没有什么薪水。” 金兆梓 《我在中华书局三十年》:“到 金 ( 金华 )一、二月后,我得到西南各省分局监理 郭农山 和新总经理 李叔明 先后五次来电,促赴 重庆 恢复出版业务。”
《國語辭典》:教头(教頭)  拼音:jiào tóu
教练武艺或传授歌舞技艺的老师。《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手中提荒桑捧,曾赢了五村教头。」《水浒传》第七回:「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也称为「教首」。
《國語辭典》:开庭(開庭)  拼音:kāi tíng
法律上指开法庭审理案件。
《國語辭典》:庄客(莊客)  拼音:zhuāng kè
乡间大户人家所雇用的工役。《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到庄前,倚了禅杖,与庄客打个问讯。」《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分付庄客,宰猪买酒,管待沈公一家。」
《國語辭典》:便衣  拼音:biàn yī
1.平时在家所穿的衣服。相对于官服、制服而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十一点,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许多官员都著了便衣,带著家人,陆续进来。」《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万帅到签押房换了便衣坐定,一声儿不言语。」也作「便服」。
2.身穿便服执行公务的军人或警察。
《漢語大詞典》:因间(因間)
(1).利用敌方人员作间谍。孙子·用间:“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杜牧 注:“因敌乡国之人而厚抚之,使为间也。”
(2).乘隙,趁机会。《剪灯新话·寄梅记》:“ 端朝 因间谓其妻曰。”
《国语辞典》:领台(领台)  拼音:lǐng tái
餐厅里带领客人入座的服务人员。如:「我们进入餐厅后,领台便引领我们到预订的座位就座、点菜。」
《漢語大詞典》:司掌
(1).管事,管理人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自是乡民乾粮小米,裹持而来,絶无他费,且去住任之,不烦司掌。”
(2).执掌;掌管。《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假如上帝派我司掌人间的分配权,我便是这样地独断专行--给向往光明者以艳阳、皓月,给追求进步者以迅疾的车轮。”
《国语辞典》:复选(复选)  拼音:fù xuǎn
1.多重选择。如:「这份问卷可以复选。」
2.由公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应选人员,这种制度称为「复选」。
《漢語大詞典》:助耕
(1).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宋史·礼志五:“羣官一名助耕,并服絳衣、介幘。”
(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國語辭典》:水鬼  拼音:shuǐ guǐ
1.传说中的水中鬼怪,或被水淹死的鬼魂。如:「传说鬼月时不要去河边戏水,以免被水鬼抓走。」
2.受过特殊训练而潜水进行破坏、侦察、偷袭的人。如:「敌军会派水鬼上岸偷袭,大家应提高警觉。」
《国语辞典》:如拟(如拟)  拼音:rú nǐ
公文上指依照拟订的事项办理。通常由承办人员签注拟办意见后,主官若赞同,则批示「如拟」二字。
《國語辭典》:换班(換班)  拼音:huàn bān
工作轮流替换。《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见存八万军,内四万该与换班。」
《漢語大詞典》:留放
取舍。指选用人员时的录用与不录用。新唐书·选举志下:“ 杨国忠 以右相兼文部尚书,建议选人视官资、书判、状迹、功优,宜对众定留放。”
《國語辭典》:通译(通譯)  拼音:tōng yì
1.翻译两方语言使其相通。如:「他通译得很好,使得双方在沟通上没有障碍。」
2.称通晓多种语言文字,能作口头翻译的人。如:「对外贸易的公司通常需要雇用专业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