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拐老
拐子。拐骗人口、财物的人。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辨讹:“拐,拄杖也。今为诱畧之用,曰‘拐带’。其畧人之人,俗曰‘拐老’。”
《國語辭典》:黑社会(黑社會)  拼音:hēi shè huì
从事非法活动的秘密组织。也称为「黑帮」、「黑道」。
《漢語大詞典》:伯尔尼
瑞士首都。人口13.8万(1994年)。环境幽雅,景色秀丽,为国际旅游中心。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有“世界表都”之称。有图书馆、博物馆、教堂、钟楼等历史建筑。许多国际组织设此。
《漢語大詞典》:波兹南
波兰西部重要城市。人口57.4万(1984年)。重要工业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市内多文化古迹和建筑。1921年起定期在此举行国际博览会。
《漢語大詞典》:博茨瓦纳
南非内陆国。面积58.2万平方千米。人口142万(1994年)。首都哈博罗内。地处卡拉哈里盆地,地势东高西低。高温少雨,中南部沙漠广布。采矿业为经济主要支柱。钻石生产居世界前列。畜牧业为重要经济部门,以养牛为主。
《漢語大詞典》:不来梅
德国第二大港和工业城市。人口53.58万(1984年)。海轮可直达内港。铁路枢纽。工业以造船、汽车、电子等为主。市中心保留有中世纪建筑特色。
《國語辭典》:朝鲜族(朝鮮族)  拼音:cháo xiā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绝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以来,自朝鲜半岛迁入的朝鲜移民的后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为胶合语,近蒙古语与满州语的结构,使用朝鲜文。社会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为基础,近亲、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萨满教、佛教、基督教等。经济以农业为主,擅种水稻、烟叶。盛产蘋果梨和人参等贵重药材。
《國語辭典》: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  拼音:bù yí nuò sī ài lì sī
Buenos Aires
城市名。阿根廷的首都,位于国境东北部,濒拉布拉他河,市内街道广阔整洁,输出品有兽皮、羊皮、谷物等。也译作「布宜诺赛利斯」。
《國語辭典》:布鲁塞尔(布魯塞爾)  拼音:bù lǔ sè ěr
Brussels
城市名。比利时首都,位于国境中部,具有许多特殊建筑物和名胜地,也是若干国际机构的所在处,极负欧洲艺术气息和繁华景象。
《國語辭典》:白俄罗斯(白俄羅斯)  拼音:bái é luó sī
Belarus
国名。位于俄罗斯西部,与波兰、立陶宛接壤的地方。参见「白俄罗斯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巴格达(巴格達)  拼音:bā gé dá
Baghdad
城市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其支流狄牙拉河的会流处。为伊拉克首都和进出口货物的最大集散地。不仅输出本国产品,伊朗西部的土产大部分亦经此转运出口,同时也是中东地区重要的航空站。昔为巴比伦帝国的重要城市,所以城内颇多古迹,但在两伊战争的城市战中,巴格达成为伊朗飞弹攻击的目标,都市景观破坏无数,不复当年的盛况。西元一九九一年波湾战争后,市容损毁更为惨烈。
《國語辭典》:巴库(巴庫)  拼音:bā kù
Baku
城市名。位于里海西海岸,阿普歇伦半岛南缘,为前苏联的石油工业、教育与文化中心。石油为其经济命脉,故石油工业及装备制造业都很发达。
《國語辭典》:巴西利亚(巴西利亞)  拼音:bā xī lì yà
Brasilia
城市名。位于巴西东南部的戈雅斯高原上,为巴西首都。市区沿巴西利亚湖发展,城市布局呈十字形,是世界模范计划都市。西元一九六二年巴西政府为开发内陆高原迁都于此,成为繁荣的都市。有建筑材料、食品、印刷等工业。
《國語辭典》:安曼  拼音:ān màn
Amman
城市名。约旦的首都,位于国境西北部,约旦河之东。
《漢語大詞典》:阿比让
科特迪瓦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180万(1985年)。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西非金融、贸易中心。全国工业大部集中于此,有石油提炼、纺织、可可与咖啡加工等。有国际航空站。风景优美,是非洲著名游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