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0,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理脉
腧穴
下丹田
部位
瑰壮
肩髀
节脉
粗大
山字肩
下截
铁质
小腹
线条
鬼箭
脂肪
《漢語大詞典》:理脉(理脈)
指人体的血管脉络。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
《漢語大詞典》:腧穴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
《漢語大詞典》:下丹田
人体部位名。在脐下的叫下丹田。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
分類:人体
《國語辭典》:部位  拼音:bù wèi
整体中的个别位置。如:「发音部位」、「身体部位」。
《漢語大詞典》:瑰壮(瑰壯)
亦作“瓌壮”。
(1).奇伟;壮丽。西京杂记卷六:“﹝ 晋灵公 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繅绊。”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朱审:“﹝ 朱审 ﹞工画山水,深沉瓌壮。”
(2).专指人体雄健、健美。新唐书·张守珪传:“ 张守珪 , 陕州 河北 人,姿干瓌壮。”
《漢語大詞典》:肩髀
肩与髀,人体的枢要部分。引申为要冲地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中牟 ,吾国之股肱, 邯郸 之肩髀。” 章炳麟 《人滩说》:“自 鲁 之 鉅野 , 蚩尤 肩髀所葬,及 周首 子驹 之閒,人骨有专车者,岂可胜道哉!”
《漢語大詞典》:节脉(節脉)
人体的关节和脉络。喻学说的源流。 明 唐顺之 《杂编序》:“夫六艺之节脉碎细,皆儒者之所宜究其説而折衷之。”
《國語辭典》:粗大  拼音:cū dà
粗壮高大。如:「那座庙前面有两棵粗大的榕树。」
《漢語大詞典》:山字肩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国初 长孙太尉 见 欧阳率更 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獮猴。’”后因以“山字肩”形容人体瘦削。 宋 陆游 《病小减复作》诗:“吟作 楚 人语,耸成山子肩。”
分類:人体瘦削
《國語辭典》:下截  拼音:xià jié
1.物体或人体下面的部分。《水浒传》第二一回:「解了下面裙子,袒开胸前,脱下截衬衣。」
2.特指男性的生殖器官。《金瓶梅》第一八回:「那蒋太医贼矮王八,那花大怎不咬下他下截来?」
分類:人体半部
《国语辞典》:铁质(铁质)  拼音:tiě zhí
1.含有铁的质料。如:「这是铁质的碗,所以怎么摔都不会破。」
2.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之一,是血红素的主要成分。饮食中若长期缺乏铁质,会引起贫血。如:「蘋果及葡萄都是富含铁质的水果。」
《國語辭典》:小腹  拼音:xiǎo fù
人体肚脐以下,大腿以上的部位。如:「我最近吃多了,小腹有点微凸。」
《國語辭典》:线条(線條)  拼音:xiàn tiáo
1.用笔绘成的直线、曲线或折线。
2.形容人的身材或物品的轮廓。
3.影响服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能是由一接缝形成,亦可能是一开口、打摺、花边、或其他设计所造成。
《漢語大詞典》:鬼箭
(1).鬼神所射之箭。迷信者谓人体为鬼箭射中即致疾病。 明 高启 《神弦曲》:“雌狐学拜戴髑髏,鬼箭射创血洒秋。”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西隣小鬼逢鬼箭,仆地不甦颜色变。”
(2).木名。卫矛的别名。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祠 岱 岳,因登絶顶,行四十里……地多鬼箭、天麻、元参之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卫矛:“鬼箭生山石间,小株成丛。”
(3).武器名。正字通·竹部:“兵法,鬼箭即铁蒺黎,稍小,用毒药炒过,人足著此,即肿不能行,夜散要路,故名鬼箭。”
《國語辭典》:脂肪  拼音:zhī fáng
1.高级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组合的酯类,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者,称为「脂肪」。为牛油及猪油等的主要成分,可制造肥皂。
2.主要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有些并含有磷及氮。不溶于水,能为人体消化及吸收。亦可储存于体内,作为未来热能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