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众众(衆衆)
犹人人。 元 孔学诗 《东窗事犯》第一折:“俺死呵,落得个盖世界居民众众讲: 岳飞 子父每不合捨性命生併的南服北降,出气力西除东荡。”
分類:犹人人人
《漢語大詞典》:是人
犹人人,任何人。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宋 周邦彦 《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國語辭典》:寿域(壽域)  拼音:shòu yù
1.人人得乐享天年的太平盛世。隋。薛道衡〈老氏碑〉:「致世俗于润涂,纳烝民于寿域。」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2.坟墓。唐。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今则江湖梗涩,京洛迢遥,权卜灵冈,寓安寿域。」《聊斋志异。卷五。堪舆》:「宋公卒,……,兄弟两不相下,因负气不为谋,并营寿域。」
3.长寿的境地。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二。瞿萨旦那国》:「声教之所沾被,驰骛福林;风轨之所鼓扇,辄驱寿域。」
《國語辭典》:布告  拼音:bù gào
1.通告大众。如:「布告县民周知。」《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也作「布告」。
2.张贴出来以通告大众的一种文书。如:「门口贴了一张吉屋出租的布告。」也作「布告」。
《國語辭典》:每人  拼音:měi rén
大家、每一个人。如:「在民主社会里,每人都要守法。」
《漢語大詞典》:人誉(人譽)
(1).众人的赞誉。后汉书·皇后纪·和熹邓皇后:“及 元兴 、 延平 之际,国无储副,仰观乾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
(2).谓人人称赞。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
《国语辞典》:粉垣  拼音:fěn yuán
粉墙、白墙。金。吴激〈浣溪沙。绣馆人人倦踏〉词:「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
《国语辞典》:碗脱(碗脱)  拼音:wǎn tuō
依模型制成的碗。比喻人人如此。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诗:「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模。」
《漢語大詞典》:峒户
峒人人家。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十六:“ 緜州 却报传烽火,峒户溪丁转战劳。”
分類:人人人家
《漢語大詞典》:护商(護商)
保护商人人身安全或护送商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行业。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三节:“两路水陆运输、护商、旅店、商贩等业及依附为生的人数当不下百万。”
《國語辭典》:有目共见(有目共見)  拼音:yǒu mù gòng jiàn
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
《國語辭典》:有口皆碑  拼音:yǒu kǒu jiē bēi
众人的嘴,都如记载功德的石碑。比喻人人称赞、颂扬。《老残游记》第三回:「老残道:『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有得说的了。』」
《国语辞典》:书香社会(书香社会)  拼音:shū xiāng shè huì
人人爱好阅读的社会。如:「广设图书馆,有助于建立书香社会。」
《国语辞典》:妇孺皆知(妇孺皆知)  拼音:fù rú jiē zhī
妇人和小孩都知道。比喻人人都知道。
《国语辞典》:老鼠过街(老鼠过街)  拼音:lǎo shǔ guò jiē
(歇后语)人人喊打。老鼠常偷食谷物、粮食,甚至引起传染疾病,人人厌恶。全句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坏人坏事,人人深恶痛恨。如:「这个招摇撞骗、无恶不作的恶人,已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