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皇戚
皇家的亲戚。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台保兼徽,皇戚比彦。” 李善 注:“皇戚,皇家之戚也。”
分類:皇家亲戚
《國語辭典》:攀亲(攀親)  拼音:pān qīn
1.拉亲戚关系。如:「自从老周儿子当了厂长以后,忽然家里多了许多人来攀亲叙旧。」《西游记》第四二回:「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被我怒发冲天,与他交战几合,也只如此,不见甚么高作。」
2.攀结亲事。如:「小李想和张家攀亲,简直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漢語大詞典》:戚好
亲戚友好。 彭芬 《保路运动》:“乃有 廖 姓者出,自言为 资州 人,与 颜雍耆 为戚好。”
分類:亲戚友好
《漢語大詞典》:穷亲(窮親)
贫穷的亲戚。 唐 李商隐 《杂纂》:“遣不去无赖穷亲。”红楼梦第六回:“俗语儿説的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分類:贫穷亲戚
《漢語大詞典》:阎亲(閻親)
家乡的亲戚。 宋 范仲淹 《与仲仪待制书》:“昨日邸报,有人奉攻阎亲,不言再有责降,不知何人之为也。”
分類:家乡亲戚
《國語辭典》:姨表  拼音:yí biǎo
称谓。称属于姨母方面的表亲。相对于姑表而言。如姨母的儿子与自己为姨表兄弟。
《國語辭典》:乾亲(乾親)  拼音:gān qīn
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戚,如义父母子女。
《國語辭典》:带孝(帶孝)  拼音:dài xiào
死者的亲属和亲戚,在一定丧期内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头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挂孝」、「挂孝」。
《漢語大詞典》:冒亲(冒親)
谓不顾偏爱亲戚的嫌疑。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冒亲以求一才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 吕向 注:“陛下冒亲戚嫌疑,求一小才之用,不如防备疑虑,以明公正之道。”
《漢語大詞典》:撒敦
蒙古语。亲戚,亲属。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双撒敦是部尚书,女婿是世袭千户。”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弹那管絃,快活了万千,可便是大拜门撒敦家的筵宴。”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对着俺撒敦家,显耀些抬頦。”
《漢語大詞典》:七家茶
杭州 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餽亲戚邻居,称七家茶。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餽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 哥 汝 瓷甌,仅供一啜而已。”
《國語辭典》:指亲托故(指親托故)  拼音:zhǐ qīn tuō gù
假托为亲戚故旧,有攀权附势的意味。《孤本元明杂剧。渔樵闲话。第二折》:「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
《國語辭典》:远亲不如近邻(遠親不如近鄰)  拼音: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住得远的亲戚不如近处的邻居,可以相互照顾、扶持。《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明。汪錂《春芜记》第一二出:「小姐,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他是我们邻舍,就见也何妨。待我接他过来。」
《漢語大詞典》:诸亲六眷(諸親六眷)
总称所有亲戚。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 严监生 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分類:有亲亲戚
《國語辭典》:沾亲带故(沾親帶故)  拼音:zhān qīn dài gù
有亲戚或朋友的关系。《歧路灯》第八七回:「各生意行中沾亲带故,也就有道喜的。」《野叟曝言》第三六回:「吴江县里,但是与文家沾亲带故的,没一家不被他薅恼透了。」也作「沾亲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