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练祭(練祭)  拼音:liàn jì
死后第十三个月的祭祀。《礼记。曾子问》:「闻之小祥者,主人练祭而不旅。」也称为「小祥祭」。
《漢語大詞典》:告宁(告寧)
(1).报告动乱已平定。左传·昭公二十年:“ 卫侯 告寧於 齐 。”
(2).古指官吏告假奔丧。宁,谓官吏亲丧,归家服丧。《后汉书·陈忠传》:“ 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则万世,诚不可改。” 李贤 注引《前汉书音义》:“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凶曰寧。”
《漢語大詞典》:忽亲(忽親)
亲丧期间进行婚娶之称。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忽亲:“今俗乘凶纳妇名曰忽亲,又曰拜材头。”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近世有新丧而娶妇者…… 浙中 谓之荒亲,见 郎仁寳 七修类稿。又谓之忽亲,亦谓之拜材头。”
《漢語大詞典》:祥斋(祥齋)
古代亲丧满周年的斋戒祭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大历 中,有士人,庄在 渭 南,遇疾卒於京,妻 柳氏 因庄居……士人祥斋,日暮, 柳氏 露坐逐凉。” 唐 裴铏 《传奇·高昱》:“儒正色而言:‘死、生,命也。今日吾族祥斋,不可亏其弔礼。’”
《漢語大詞典》:练红(練紅)
古礼亲丧小祥后所着之练衣。用黄里红饰,故名。见礼记·檀弓上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 臻 及弟 蒸乡侯 俭 并有篤行,母卒,皆吐血毁眥。至服练红,兄弟追念初丧父,幼小,哀礼有闕,因復重行丧制。” 李贤 注:“既祥之后而服练也。礼记曰:‘练衣,黄里、縓缘。’縓,即红也。縓音七绢反。 郑玄 注周礼曰:‘浅絳也。’”
《漢語大詞典》:祥哀
亲丧祥祭之哀。 宋 梅尧臣 《若纳上人弹琴》诗:“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分類:亲丧祥祭
《漢語大詞典》:祥肉
亲丧满十三月祭祀时所供之肉。礼记·檀弓上:“ 颜渊 之丧,馈祥肉。 孔子 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 汉 郑玄 注:“《檀引》曰:‘归祥肉。’” 贾公彦 疏:“引之者证小祥,是祭故有肉也。”参见“ 祥祭 ”。
分類:亲丧祭祀
《漢語大詞典》:祥祭
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礼记·玉藻“縞冠素紕,既祥之冠也” 汉 郑玄 注:“紕,缘边也。紕读如埤益之埤。既祥之冠也,已祥祭而服之也。” 孔颖达 疏:“ 郑 云:縞,祥祭之服,据此,两经两注皆云祥祭縞冠。”
《国语辞典》:匍匐奔丧(匍匐奔丧)  拼音:pú fú bēn sāng
急急忙忙从远方奔赴亲丧。
《國語辭典》:柴毁骨立(柴毀骨立)  拼音:chái huǐ gǔ lì
因丧痛过度,瘦如枯枝。《北史。卷八五。节义传。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唐。无名氏〈大唐吴郡张君纪孝行铭〉:「及父母既没,居忧泣血,柴毁骨立,躬自建冢,高数寻。」
《國語辭典》:哀毁骨立(哀毀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漢語大詞典》:丧哭(喪哭)
谓遭亲丧而哭泣致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