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京市
(1).国都,京城。 元 尹志平 《西江月》词:“莫羡喧譁京市,休辞淡薄山家。”
(2).国都的交易市场。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金布》:“近年 广东 、 湖北 、 福建 及南北洋始铸银圆而为数总不敌外洋之多……而部款不收,京市不行,尤为窒碍。”
《漢語大詞典》:马直(馬直)
(1).马的价钱。新唐书·回鹘传上:“为我言有司,所负马直一百八十万,可速偿我。”明史·兵志四:“严收良茶,颇增马直,则得马必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年:“比岁不逞之徒,多以金银市马鬻于羣盗,故马直踊贵。”
(2).古代守卫京城、王府的骑兵。 宋 王巩 甲申杂记:“ 熙寧 中,併马直入云骑,步直入虎翼,引见司兵遂废矣。”
《漢語大詞典》:京闱(京闈)
谓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明 归有光 《戴素庵先生七十寿序》:“ 戴素庵 先生与吾父……皆以明经工於进士之业,数试京闈不得第。”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 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
《漢語大詞典》:宸京
京城,帝都。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阑干倚徧盼才郞,莫恋宸京 黄四娘 。”因系帝王所居处,亦以借称皇帝。《宣和遗事》前集:“梨园奏和雅之音,乐府进婆娑之舞,絳綃楼上,三千仙子捧宸京;红玉阑中,百万都民瞻圣表。”
《國語辭典》:邦甸  拼音:bāng diàn
京畿,古代天子直辖的地方。《书经。武成》:「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况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体发肤尽归于圣育,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
《國語辭典》:会试(會試)  拼音:huì shì
古代科举制度,乡试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师应试,称为「会试」。《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
《國語辭典》:厢官(廂官)  拼音:xiāng guān
职官名。宋时将京城划分为若干厢,每厢置厢官一人,掌管都城各坊厢居民的讼事。见《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漢語大詞典》:降谪(降謫)
贬谪。旧指官吏降职并被贬往远离京城的地方。明史·宦官传一·刘瑾:“族人、逆党皆伏诛。 张綵 狱毙,磔其尸。阁臣 焦芳 、 刘宇 、 曹元 而下,尚书 毕亨 、 朱恩 等,共六十餘人,皆降謫。”
《漢語大詞典》:国邸(國邸)
汉 诸侯王为朝觐而在京城设立的住所。汉书·毌将隆传:“古者选诸侯入为公卿,以褒功德,宜徵 定陶王 使在国邸,以填万方。”汉书·元后传:“其后天子疾益有瘳, 共王 因留国邸,旦夕侍上。”
《漢語大詞典》:畿赤
唐 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宋 因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臣伏见……御史遗补郎官之器,选於祕著校正畿赤簿尉。”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 真宗皇帝 思清天下之刑,命按 荆 湖 诸州狱,还,乃刺举畿赤,制权右、振纲目也。”宋史·王安礼传:“以翰林学士知 开封府 ……前滞讼不得其情,及具按而未论者几万人, 安礼 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繫皆空。”
《漢語大詞典》:颛阃(顓閫)
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顓,通“ 专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归自乘軺,公议浩然而归重,畀之顓閫,天心昭若以可知。”
分類:专主京城
《漢語大詞典》:周镐(周鎬)
周 都 镐京 。泛指京城。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 周 镐 欢麀鹿,虞《韶》集凤凰。”
分類:镐京京城
《漢語大詞典》:八厢(八廂)
(1). 宋 时京城外划分的八个居民管理区。每区各置厢官,受理争斗讼诉之事;凡情节轻微者,可直接论断。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宋 朝 大中祥符 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厢。 真宗 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凡民有鬭讼,事轻者得以决遣。”
(2). 宋 代指从全国各州调集保卫京师的厢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先是军人 王俊 ,自称八厢,诈取军中钱物,配 广南 。”
《漢語大詞典》:东直
城门名,即东直门,北京城东面最北的门。例如:偕数友出东直。——·袁宏道《满井游记》
《漢語大詞典》:晋京(晉京)
(1). 晋 朝的京城。指 洛阳 。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朝发 晋 京阳,夕次 金谷 湄。”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谁谓 晋 京远,室邇身实辽。”
(2).进京,到京城。《花月痕》第四六回:“这 梅 欧 两个晋京,得着了试差, 小岑 却转个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