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赴国(赴国)  拼音:fù guó
国,京城。赴国指前往京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因请罢郡,护丧赴国。」
《漢語大詞典》:南畿
(1).南方边远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 、 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
(2).京城的南郊。 晋 潘尼 《答杨士安》诗:“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
(3).犹南都。 唐 肃宗 时指 江陵 , 明 代指 南京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漂泊四十韵》:“县郭南畿好, 津亭 北望孤。” 仇兆鳌 注:“ 肃宗 以 江陵府 为南都,故曰南畿。” 明 李东阳 《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道这县主是谁?姓 吴 ,名 杰 ,南畿进士,正是 三巧儿 的晚老公。” 清 王韬 《送八户宏光游金陵序》:“ 江寧 旧号 金陵 ,为 六朝 建都胜地, 明代 列于陪京,称为南畿。”
《國語辭典》:都中  拼音:dū zhōng
国都之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老周年快休这样,都中耳目很近,现在上头意思,正想招接他们,抵当外国哩。」
《漢語大詞典》:将阃(將閫)
指在京城外担负军事重任的将帅。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身居将閫,功无补於涓埃;口诵詔书,面有惭於军情。”
《漢語大詞典》:都辇(都輦)
京城,国都。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权 又问可堪何官, 综 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輦小职。’”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国郡在輦轂下,故曰都輦。”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 李善 注:“輦,王者所乘,故京邑之地,通曰輦焉。”《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陛下常言:‘吾当跨三皇,超五帝,下视 商 周 ,使万世不可及。’今日之势如何?能自復回都輦乎?”
分類:京城国都
《漢語大詞典》:端尹
旧称京城所辖地方的长官。宋书·刘秀之传:“往岁逆臣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徽誉,实彰朝野。”按, 刘秀之 , 南朝 宋孝武帝 大明 二年官 丹阳 尹。
《漢語大詞典》:十二门(十二門)
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 汉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贾公彦 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 雒阳 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 长安 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 长安 。
《漢語大詞典》:六遂
周制 :京城外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内分为六遂,每遂有遂人掌其政令。周礼·地官·遂人:“大丧,帅六遂之役而致之,掌其政令。” 郑玄 注:“遂人主六遂,若司徒之於六乡也。六遂之地,自远郊以达于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焉。 郑司农 云:遂谓王国百里外。”
《漢語大詞典》:禁街
犹御街。京城街道。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宋 卢祖皋 《西江月》词:“禁街微雨洒芳尘,寒食清明相近。”
分類:京城街道
《漢語大詞典》:大仓(大倉)
设在京城的国家粮库。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参见“ 太仓 ”。
分類:京城国家
《國語辭典》:太仓(太倉)  拼音:tài cāng
1.古代政府积藏粮食的地方。《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三国演义》第一○○回:「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
2.职官名。职掌仓廪出纳的职务。
3.地名。位于江苏省东南,上海市西北。旧为太仓州及镇洋县。
《國語辭典》:辇毂下(輦轂下)  拼音:niǎn gǔ xià
天子车驾附近,指京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馀年矣。」唐。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间,辇毂之下。」也称为「辇下」。
《漢語大詞典》:槐路
指京城槐荫大道。 南朝 梁元帝 《长安道》诗:“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红尘。” 北周 庾信 《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 荆 河 惟牧。” 唐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诗:“桂宫擅鸣珮,槐路独飞缨。” 宋 梅尧臣 《袷享观礼二十韵》:“黄麾转槐路,朱輦驾云虬。”参见“ 槐衙 ”。
分類:京城大道
《漢語大詞典》:槐衙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
《漢語大詞典》:蛮服(蠻服)
(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周礼·夏官·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 贾公彦 疏:“言蛮者,近夷狄,蛮之言縻,以政教縻来之。”
(2).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唐 元稹 《骆口驿》诗:“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
《漢語大詞典》:巡城
(1).巡视城防、街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 卫 人伐 邢 ,二 礼 从 国子 巡城。”南史·贼臣传·侯景:“ 简文 虑人情有变,乃请上舆驾巡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巡城彻昏晓,这军民苦劳。”
(2).御史职名之一。职掌京城治安。 明 陆嘘云 《世事通考·文职公署类》:“巡城、巡关……俱正七品。”《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邻里审问夫妇被杀之故。”
沿城,靠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长者烦怨心犹预。”
《漢語大詞典》:帝闉
京都的城门。亦泛指京城。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洒扫古 玉局 ,香火通帝闉。” 王闿运 《上征赋》:“诵《鱼藻》于在 镐 ,乃肃容于帝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