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春闱(春闈)  拼音:chūn wéi
1.科举时代会试于春季举行,称为「春闱」。《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来年春闱得第,衣锦还乡。」《红楼梦》第一回:「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也称为「春试」。
2.宫殿。《旧唐书。卷八九。姚璹传》:「臣以庸謏,叨侍春闱,职居献替,岂敢缄默!」唐。王勃〈释迦佛赋〉:「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闱之凤德何虞。」
《國語辭典》:禁卫(禁衛)  拼音:jìn wèi
皇宫的警备防卫。《晋书。卷六。元帝纪》:「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
《漢語大詞典》:畿内
(1).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 汉 郑玄 注:“ 周 九州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 汉 蔡邕 独断上:“京师,天子之畿内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
(2).指京城管辖的地区。旧唐书·高季辅传:“今畿内数州,实惟邦本。”旧唐书·郭子仪传:“又得 马璘 牒,贼拟涉 渭 而南……若过畿内,则国人大恐,诸道易摇。”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庙学隘,首增修……然后畿内之公侯, 秦 汉 之郡国,称其制矣。”
《漢語大詞典》:阙廷(闕廷)
亦作“ 闕庭 ”。
(1).楼阙庭院。逸周书·月令:“涂闕庭门閭,筑囹圄,此所以助天地之闭藏也。”
(2).朝廷。亦借指京城。史记·秦始皇本纪:“ 将閭 曰:‘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后汉书·伏隆传》:“臣 隆 得生到闕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周书·明帝纪:“非有呼召,各按部自守,不得輒奔赴闕庭。”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闕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 明 张居正 《请给勘合疏》:“念臣谬膺重託,顶戴鸿恩,虽身远闕庭,而国家之事有不能一刻暂忘於心者。” 清 梅曾亮 《上方尚书书》:“ 曹州 、 长垣 诸贼,敢以狐鼠啸聚,潜行突发,輒轻入重地,惊犯闕庭。” 林纾 《出都与某侍御书》:“某等浩然南归,再瞻闕廷,未卜何日。”
(3).两眉之间。《海龙王经·总持身品》:“制乱意眉间闕庭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五:“闕庭,眉閒也。释名云:闕在门两傍,中闕然为道,今眉像之。”
《國語辭典》:近畿  拼音:jìn jī
京城附近。唐。许棠〈将过单于〉诗:「并州去路殊迢递,风雨何当达近畿。」
《國語辭典》:街鼓  拼音:jiē gǔ
旧时置于街边的鼓。天黑之后敲鼓以戒绝行人,天亮时敲鼓以示开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等到后半夜,街鼓将动,方才闷闷回来了。」
《漢語大詞典》:近郡
(1).古谓距王城五百里之外为近郡。汉书·王莽传中:“粟米之内曰内郡,其外曰近郡。” 颜师古 注:“《禹贡》去王城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皆在甸服之内。”
(2).指邻近京城之郡。后汉书·百官志四:“﹝司隶校尉﹞ 孝武帝 初置,持节,掌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宋 陆游 《谢周枢使启》:“入望清光,出临近郡。”
《國語辭典》:大内(大內)  拼音:dà nèi
皇宫、天子的居所。《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天宝元年四月癸巳,生于长安大内之东宫。」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在这宣阳里中,四家府门相连,俱照大内一般造法。」也称为「内家」。
《漢語大詞典》:神都
(1).犹神州。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鍊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参见“ 神州 ”。
(2).犹言神京。谓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玄朔迴天步,神都忆帝车。” 唐 刘禹锡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3).指 洛阳 。 唐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 武则天 定都 洛阳 。 洛阳 旧号 东都 ,至是改称 神都 ,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复称 东都 。参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
《國語辭典》:神州  拼音:shén zhōu
1.赤县神州的简称。参见「赤县神州」条。《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京都。宋。张元干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明。于谦〈出塞〉诗:「羽书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宠数优。」
3.神仙居住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甸服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书·禹贡:“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五百里甸服。” 孔 传:“规方千里之内谓之甸服,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 蔡沉 集传:“甸服,畿内之地也……五百里者,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汉书·王莽传中:“公作甸服,是为维城。” 颜师古 注:“《禹贡》去王城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皆在甸服之内。”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五百里曰甸服。”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唐 张乔 《华山》诗:“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但虑军情忽变,戎马难羈,徒令甸服生灵,因兹受弊。”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杨应震授文林郎制》:“矧於甸服,近在 扶风 ,当吾择官忧民之际,安有尤异之政,蔽不上闻者哉!”
《國語辭典》:都鄙  拼音:dū bǐ
1.古代王侯子弟公卿大夫的采邑。
2.京师与边城。《文选。潘岳。藉田赋》:「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
《漢語大詞典》:外阃(外閫)
郭门之外。借指京城以外的武将或文官。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颖笺》:“ 机 以駑闇,文武寡施,猥蒙横授,委任外閫,輒承严教。”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时 贞元 十年已后, 德宗皇帝 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外閫节将动十餘年不许朝覲,死於其地不易者十八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外閫朝绅,多出门下。”
《漢語大詞典》:郊畿
(1).京城郊外王畿之地。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论:“故郊畿固而九服寧,中国实而四夷宾。”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 信陵亭 馆接郊畿,幽象遥通 晋水祠 。” 明 谢肇浙 《秋日邀龙君御同锺伯敬林茂之赋诗》:“君今赴 河 湟 ,戎马生郊畿。”
(2).泛指郊外。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山川磊落,郊畿枕端委之乡;岛屿凭隆,烟雾合朝宗之浦。”
《國語辭典》:毂下(轂下)  拼音:gǔ xià
1.辇毂之下。比喻帝都。《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尊》:「贼数百人在毂下,发军击之不能得,难以视四夷。」
2.对人的敬称。原为对尊长的尊称,后常用于书信中。
《漢語大詞典》:专阃(專閫)
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令公专閫拥旌旄,雕鶚秋风赐锦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武殿试:“緑营人员应略晓文案,至专閫大员,尤宜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