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公开外交(公开外交)  拼音:gōng kāi wài jiāo
主张外交谈判应尽量予以公开,反对列强签定密约,以牺牲弱小国家。
《国语辞典》:交口接耳  拼音:jiāo kǒu jiē ěr
低声交谈。《野叟曝言》第五回:「不免萋萋绰绰,在那里交口接耳。」
分类:低声交谈
《国语辞典》: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拼音:yǔ jūn yī xí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从与人交谈请教中,获益极多。如:「您的学识渊博,言论精辟,今日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国语辞典》:话不投机半句多(话不投机半句多)  拼音: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
(谚语)谈话时彼此意见不合,无法继续交谈,连说半句都嫌太多。《三侠五义》第六○回:「丁大爷因瞧不起北侠,有些怠慢,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国语辞典》:线上即时交谈(线上即时交谈)  拼音:xiàn shàng jí shí jiāo tán
在网际网路上,两人利用文字或声音即时交谈。
《国语辞典》:一言订交(一言订交)  拼音:yī yán dìng jiāo
形容双方情意投合,才一交谈,便成了至交。《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水乳,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也作「一言定交」。
《国语辞典》:一言定交  拼音:yī yán dìng jiāo
形容双方意气投合,才一交谈,便成了至交。唐。权德舆〈唐丞相金紫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赠太傅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也作「一言订交」。
《漢語大詞典》:樽俎折冲(樽俎折衝)
语出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衝,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击退敌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下编》:“今吾国以存亡关係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衝之餘地。”参见“ 樽俎 ”。
《國語辭典》:樽俎  拼音:zūn zǔ
1.盛酒食的器具。《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2.借指宴饮、宴席。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閒。」
《漢語大詞典》:俎樽折冲(俎樽折衝)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续资治通鉴·宋寧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俎樽折衝之风。”参见“ 折衝尊俎 ”。
《漢語大詞典》:折冲尊俎(折衝尊俎)
见“ 折衝樽俎 ”。
《漢語大詞典》:嘴勤
积极与人交谈、接触;遇不懂之事勤于动嘴询问。例如:做到手勤、腿勤、嘴勤。
《国语辞典》:把手言欢(把手言欢)  拼音:bǎ shǒu yán huān
1.互相握手,交谈甚欢。形容有深厚交情的友人见面时的状况。如:「去年同学会上,大家把手言欢的情景,现在记忆犹新。」
2.尽释前嫌,归于友好的动作。如:「误会解释清楚后,他们俩把手言欢,非常高兴。」
《国语辞典》:不交一言  拼音:bù jiāo yī yán
彼此不交谈一句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镜花缘》第六回:「况嫦娥自从与我角口,至今见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恳他?」
《国语辞典》:贼话儿(贼话儿)  拼音:zéi huà ér
私下交谈,不愿人知的话。如:「你在那儿偷听了甚么贼话儿?」
《国语辞典》:电话访问(电话访问)  拼音:diàn huà fǎng wèn
一种用电话进行拜访交谈的方式。如:「市调公司常以电话访问作问卷调查。」
《国语辞典》:聊天区(聊天区)  拼音:liáo tiān qū
指网际网路上开放给多人交谈的聊天室。参与者依聊天主题交换意见。也称为「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