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沙乌地阿拉伯王国(沙乌地阿拉伯王国)  拼音:shā wū dì à lā bó wáng guó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国名。位于亚洲西南部,占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面积二百二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四百五十万。首都为利雅德(Riyadh)。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于西元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独立,国庆日为九月二十三日。币制为Riyal。简称为「沙乌地阿拉伯」。
《国语辞典》: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拼音:yī lǎng yī sī lán gòng hé guó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国名。位于亚洲西南部。北界前苏联,南临波斯湾及阿曼湾,东邻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西连伊拉克和土耳其。面积约一百六十四万八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千五百万。首都为德黑兰(Tehran)。以波斯语(Farsi)为主要语言,属伊斯兰什叶派,古称波斯国。西元一九二五年建立巴勒维王朝,一九三五年改国名伊朗。国庆日订为二月十一日。币制为Euro。盛产石油,椰枣则是有名的特产。简称为「伊朗」。
《国语辞典》: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拼音:yìn dù ní xī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Indonesia
国名。位于亚洲东南部,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面积二百零二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亿八千万。首都为雅加达(Jakarta)。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语言为印尼语、英语。原为荷兰殖民地,于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独立,所以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Rupiah。简称为「印度尼西亚」、「印尼」。
《国语辞典》:约旦哈希米王国(约旦哈希米王国)  拼音:yuē dàn hā xī mǐ wáng guó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国名。位于亚洲西部。面积九万一千平方公里(不含西岸面积),人口约三百五十万。首都安曼(Amman)。人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英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奥图曼帝国的一部分,西元一九一五年阿拉伯汉志酋长取得英国支持,拥兵反抗土耳其,攻占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成立临时自治政府。一九二○年,外约旦划入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地区内。一九二一年,英国允今王胡笙祖父入主外约旦,受英国保护,直到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始正式宣告独立,所以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Jordan Dinar。简称为「约旦」。
《国语辞典》:国科会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国科会同步辐射研究中心)  拼音:guó kē huì tóng bù fú shè yán jiù zhōng xīn
民国八十二年十月建设完成,拥有全亚洲第一座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成立的主要任务除持续提供与改良同步辐射光源外,并充分开发与应用此一先进光源,俾从事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
《国语辞典》: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拼音:bā jī sī tǎn yī sī lán gòng hé guó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国名。位于亚洲南部,西接伊朗,北连阿富汗和前苏联,东北邻中国,东和东南接印度,南濒阿拉伯海。面积八十万三千九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亿九千五百六十七万。首都为伊斯兰玛巴德(Islamabad)。人民多信奉伊斯兰教,方言混杂,主要语言为乌尔都语、旁遮普语。西元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日根据印度独立法案,脱离印度独立。属地原分为东巴与西巴,后因与印度长期交战,以致一九七一年东巴独立成为孟加拉国。三月二十三日为国庆日。币制单位为Pakistan Rupee。简称为「巴基斯坦」。
《国语辞典》: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  拼音:xù lì yà ā lā bó gòng hé guó
Syrian Arab Republic
国名。位于亚洲西部,西临地中海。面积十八万五千一百八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二百五十万。首都为大马士革(Damascus)。人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西元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七日独立,订四月十七日为国庆日。币制为Syrian pound。简称为「叙利亚」。
《国语辞典》:黎巴嫩共和国(黎巴嫩共和国)  拼音:lí bā nèn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Lebanon
国名。位于亚洲西部,面临地中海,面积一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多万。首都贝鲁特(Beirut)。人民多信仰基督教、回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法语。原为法国委任统治地,于西元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独立,所以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Lebanese Pound。简称为「黎巴嫩」。
《国语辞典》:柬埔寨民主国(柬埔寨民主国)  拼音:jiǎn pǔ zhài mín zhǔ guó
Democratic Kampuchea
国名。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南部,面积十八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约八百四十万。首都为金边(Phnom Penh)。语言以高棉语、法语为主,信仰小乘佛教。柬埔寨古称为「吉蔑」、「高棉」,自西元一世纪Funan王朝至十三世纪最为昌盛,一九五五年三月脱离法国保护,十一月九日正式独立。一九七六年一月五日,正式改国名为「柬埔寨民主共和国」。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越南攻入金边,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但不为联合国所承认。币制为Riel。
《国语辞典》: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  拼音:měi suǒ bù dá mǐ yà
Mesopotamia
地名。在亚洲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之间。北至小亚细亚,南至波斯湾,系上古巴比伦及亚述建国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土耳其,战后巴黎和会委托英国代管,西元一九三二年独立,称为伊拉克王国,一九五八年七月革命后,改建共和国,称为伊拉克共和国。也称为「肥沃月湾」。
《国语辞典》:广东住血吸虫(广东住血吸虫)  拼音:guǎng dōng zhù xiě xī chóng
动物名。一种寄生虫。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虫卵或幼虫随著未煮或未熟的蜗牛肉侵入人体。感染一至二个月,进入产卵期,每日产卵在三千颗以上,会引起病人强烈的免疫反应,出现忽冷忽热、咳嗽、关节痛、淋巴腺肿、肝肿大、腹泻、便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  拼音:fēi lǜ bīn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国名。位于亚洲东南部,介于太平洋与南海之间,面积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六千三百万,华侨人口一百万,首都为马尼拉市(Manila)。居民多信仰天主教,以菲律宾语、英语为主要语言。于西元一九四六年七月四日独立,国庆日订为六月十二日,币制为Peso。
《国语辞典》: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共和国)  拼音:yī lā kè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Iraq
国名。位于亚洲西部。面积约四十三万四千九百二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八百八十万。首都为巴格达(Baghdad),人民多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库德语。本为奥图曼帝国之一部分,一次大战后归英国代管,西元一九三二年独立,订七月十七日为国庆日。币制为Iraqi dinar。简称为「伊拉克」。
《国语辞典》:阿富汗伊斯兰国(阿富汗伊斯兰国)  拼音:ā fù hàn yī sī lán guó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国名。在亚洲西部。东邻巴基斯坦,西界伊朗,东北与中国为界,面积六十五万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八十一万。首都为喀布尔(Kabul)。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语言为帕士顿语及波斯语。原为英国保护国,一九一九年独立,一九七三年政变后改制为共和国,成立阿富汗共和国,今则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国庆日为四月二十七日。币制为Afghani。简称为「阿富汗」。
《国语辞典》:小亚细亚(小亚细亚)  拼音:xiǎo yà xì yà
Asia Minor
半岛名。在亚洲最西部,为土耳其的一部分,介于黑海、爱琴海与地中海之间,地势多山,气候温和,畜牧业发达,所产安哥拉羊毛,质佳毛长,为著名的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