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5,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丹井
井梧
汲井
双井
井中
凿井
龙井
井泉
井络
井水
井臼
露井
东井
井上
井陉
《漢語大詞典》:丹井
(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分類:炼丹取水
《骈字类编》:井梧
唐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唐 李咸用 秋日疾中寄诸同志 花疏篱菊色,叶减井梧阴。
《国语辞典》:汲井  拼音:jí jǐng
汲取井水。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漢語大詞典》:双井(雙井)
(1).古地名。在今 江西省 修水县 西。为 宋 诗人 黄庭坚 ( 山谷 )家乡。 宋 黄庭坚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万仞峯前 双井 坞,婆娑曾占早春来。”
(2).借指 黄庭坚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后百餘年, 史卫王 当国,乃有得之以献者, 卫王 甚珍之。后 黄伯庸 帅 蜀 ,以其为 双井 之族,乃以贐其行。”
(3).茶叶名。 宋 代 洪州 双井乡 所产。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腊茶出於 剑 建 ,草茶盛於两 浙 。两 浙 之品,日注为第一。自 景祐 已后, 洪州 双井白芽渐盛,近岁製作尤精。”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宋 苏轼 《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骈字类编》:井中
宋 苏洵 老翁井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
分类:井中
《国语辞典》:凿井(凿井)  拼音:záo jǐng
挖凿水井。如:「政府劝导沿海居民不要凿井取水,以减缓地层下陷的趋势。」
分类:水井
《國語辭典》:龙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县西南,旧名龙泓。所产的龙井茶,向负盛名。
2.一种产于浙江省杭州龙井村的茶。驰名中外。参见「龙井茶」条。
《漢語大詞典》:井泉
水井。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 张籍 《送流人》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 《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分類:水井
《漢語大詞典》:井络(井絡)
(1).井宿区域。 晋 左思 《蜀都赋》:“ 岷山 之精,上为 井络 。” 刘逵 注:“《河图括地象》曰:‘ 岷山 之地,上为 井络 ,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 天井 ’,言 岷山 之地,上为 东井 维络; 岷山 之精,上为天之 井 星也。”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是 井络 之野,与 武侯 存亡俱矣。” 惜秋 《维新梦·授职》:“回望 天彭 井络 ,彗星作作芒寒。”
(2).井宿的分野。专指 岷山 。 唐 李商隐 《井络》诗:“ 井络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 张索 《拟李义山〈井络〉》诗:“ 井络 天彭 地势雄,极天云雾起鸿濛。”
(3).泛指 蜀 地。宋书·袁豹传:“清 江 源於滥觴,澄氛祲於 井络 。” 宋 陆游 《晚登子城》诗:“老 吴 将军独护 蜀 ,坐使 井络 无欃抢。”
(4).犹言井里、街道。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 武昌 何雄哉?高藩巨镇天为开。英雄割据三千年,圣代乾坤尽陶冶。翬飞井络周沓乎其间,不独帆檣往来者。”
《国语辞典》:井水  拼音:jǐng shuǐ
井中的水。《红楼梦》第六四回:「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分类:井水井中
《國語辭典》:井臼  拼音:jǐng jiù
汲水、舂米等事。泛指家务。如:「操井臼」。《聊斋志异。卷二。红玉》:「数年间,媪与子妇又相继逝,井臼自操之。」《红楼梦》第四回:「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事迹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國語辭典》:露井  拼音:lù jǐng
没有覆盖的井。南朝梁。简文帝 初桃诗:「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唐。王昌龄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分類:覆盖
《漢語大詞典》:东井(東井)
星宿名。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王 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 秦 分也,先至必霸。” 唐 杨炯 《浑天赋》:“周三径一,远近乖於辰极;东井南箕,曲直殊於河汉。” 清 顾炎武 《长安》诗:“东井应天文, 西京 自炎 汉 。”
《骈字类编》:井上
唐 文德皇后 春游曲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唐 高适 宋中遇陈二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 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
唐 罗隐 莺声 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
分类:井上
《漢語大詞典》:井陉(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