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闰宫(閏宫)
即变宫。五音惟宫徵有变。宋史·乐志四:“是月也,凡乐之声,以应鐘为宫,南吕为商,林鐘为角,仲吕为闰徵,姑洗为徵,太簇为羽,黄鐘为闰宫。”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三:“乐律五音之外有二变声,曰变宫变徵,史又谓之闰宫闰徵,闰即变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音乐》:“闰宫闰徵,即变宫变徵,五音惟宫徵有变。”
分類:变宫五音
《漢語大詞典》:君声(君聲)
指五音中的宫声。《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宋 姜夔 《徵招》词序:“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於臣民事物之中。”
《漢語大詞典》:宫音
五音之一。《淮南子·天文训》:“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
分類:宫音五音
《漢語大詞典》:变羽(變羽)
五音中羽为变声,故称“变羽”。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或歌变羽亦快意,骤驰铁马挥金戈。”参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分類:五音变声
《國語辭典》:玉羊  拼音:yù yáng
1.用玉雕琢成的羊。《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乳人怜其传重辛苦,辄窃玉羊金兽等物与之。」
2.相传为文教昌明时代所出现的祥瑞异兽。南朝梁。萧统 七契:「灵禽乐囿,仪凤栖堂,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
《漢語大詞典》:水尺
(1).律尺名。调校五音律吕的仪器。隋书·艺术传·万宝常:“ 宝常 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隋书·律历志上:“ 开皇 十年, 万宝常 所造律吕水尺……其黄鐘律当铁尺南吕倍声。南吕,黄鐘羽也,故谓之水尺律。”按,汉书·律历志上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配土、金、木、火、水五行;水尺的命名本此。
(2).设在一定处所并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测定水面高程的装置。
《漢語大詞典》:玄羽
(1).黑色羽毛。 晋 傅玄 《斗鸡赋》:“玄羽黝而含曜兮,素毛頴而扬精。”
(2).谓五音中的羽声。 唐 员半千 《坤仪庙乐章·雍和》:“云感玄羽,风悽素商。”
《漢語大詞典》:从声(從聲)
(1).谓随声附和。荀子·臣道:“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
(2).古代指五音中的宫、商、角三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五音:宫、商、角为从声,徵、羽为变声。从谓律从律,吕从吕;变谓以律从吕,以吕从律。”
《漢語大詞典》:十二钟(十二鐘)
见“ 十二鐘 ”。
亦作“ 十二钟 ”。
(1).能和五音、十二律的成套的钟。共十二枚,故名。管子·五行:“审合其声,修十二钟以律人情。”吕氏春秋·古乐:“ 黄帝 又命 伶伦 与 荣将 铸十二鐘,以和五音。”
(2).犹言十二律。《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鐘,以副十二月。”
《漢語大詞典》:寒商
指秋风。因五音中的商音属秋,故称。《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寒商动清闺,孤灯曖幽幔。” 李善 注:“寒商,秋风也。楚辞曰:‘商风肃而害之,百草育而不长。’”
《漢語大詞典》:新商
新秋;初秋。商为五音之一,据阴阳五行之说,商属金,秋亦属金,故以商代秋。 宋 欧阳修 《赐新除昭德军节度使知郓州庞籍赴阙生料口宣》:“属此新商之序,载嘉执轡之勤。”
《漢語大詞典》:征声(徵聲)
谓访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选色遍 齐 代 ,徵声帀 卭 越 。” 钱仲联 补注:“徵,取也。” 唐 沈佺期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选客虚前馆,徵声徧后堂。”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听徵声。”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闻徵声,莫不喜养好施者。”
《漢語大詞典》:凡首
指五音的起首之音。管子·地员:“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 尹知章 注:“凡首,谓音之总先也。”一说为风调,见 章炳麟 《管子馀义》
分類:五音起首
《漢語大詞典》:五范
即五音,宫、商、角、徵、羽。鹖冠子·泰鸿:“行以理执,纪以终始,同一殊职,立为明官。五范四时,各以类相从。” 陆佃 注:“五范,五音也。”
分類:五音
《漢語大詞典》:征音(徵音)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级。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四:“徵音録响,操终则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大祭之乐缺商:“窃谓五音如四时代谢,不可缺一。若无徵音,则本朝之乐大段不成説话。”参见“ 徵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