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行生克(五行生尅)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谓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相克,谓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生克说形成于 战国 ,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因素。对 中国 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华光’小説,则皆五行生尅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以五行生尅推算,那批出来的词句,都是随他意写出来的。”参见“ 五行相生 ”、“ 五行相尅 ”。
《漢語大詞典》:相生相克(相生相尅)
亦作“相生相剋”。旧时谓五行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中:“文之以术数相生相尅之义。”《西游记》第四一回:“ 沙僧 道:‘那妖精手段不如你,枪法不如你,只是多了些火势,故不能取胜。若依小弟説,以相生相克拿他,有甚难处?’” 郭沫若 《〈侈靡篇〉的研究》一:“五行的相生相克,本来都是从自然现象导引出来的,它的原始观点并非唯心的胡诌。”参见“ 五行相生 ”、“ 五行相尅 ”。
《漢語大詞典》:星禽术(星禽術)
以五行二十八宿与各禽相配占吉凶祸福的方术。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华阳洞门》:“ 李大川 , 抚州 人,以星禽术游 江 淮 。”
《国语辞典》:相生相剋  拼音: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互相衍生、互相剋制。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精忠岳传》第七九回:「五色旗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国语辞典》:炎精之数(炎精之数)  拼音:yán jīng zhī shù
五行中火德的气运。《三国演义》第八○回:「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国语辞典》:太平经(太平经)  拼音:tài píng jīng
道教早期典籍。内容包括天地、五行、阴阳、干支等,以宣扬道教为主,是研究道教和东汉末社会的重要资料。主旨是说人行事须顺应五行之理,不可逆天而行。张角曾据以组织太平道,作为发动黄巾之乱的思想根据。
《漢語大詞典》:攻土
犹攻社。土,五行之一。 汉 王充 论衡·顺鼓:“社,土也。五行之性,水、土不同。以水为害而攻土,土胜水,攻社之义,毋乃如今世工匠之用椎凿也。”
分類:五行
《漢語大詞典》:火序
夏季。古以五行与四季相配,夏为火,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温房佇幸,煦芳景於佳辰;凉室乘閒,凛徂飈於火序。”
《漢語大詞典》:火母
指五行中的木。五行循环相生,木生火,故称。左传·昭公十八年“是谓融风,火之始也” 晋 杜预 注:“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
《國語辭典》:伯远帖(伯遠帖)  拼音:bó yuǎn tiě
为晋王珣所写的行书尺牍,五行四七字,后被清乾隆皇帝收录为「三希堂」的「三希」之一。运笔极为自然,笔画连贯,而各字独立,潇洒优游,风神古逸,沁人心脾。
《漢語大詞典》:冲位(衝位)
谓相抵触的五行方位。如子对午,丑对未。
《國語辭典》:冲剋(衝剋)  拼音:chōng kè
术数用语。阴阳五行家称五行相当为冲,相制为剋。
《漢語大詞典》:冲尅(沖尅)
亦作“冲剋”。亦作“冲克”。 旧时占卜星相术的说法以为日辰、五行、生肖等相抵触者为冲,相克制者为克。如子午相冲,卯酉相冲,金克木,水克火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上任吉期》:“干支喜与本命行年相生,忌相冲尅。” 茅盾 《春蚕》:“ 阿多 现在也变了脸色。他这才知道这女人的恶意是要冲克他家的‘宝宝’。”
《漢語大詞典》:三元八会(三元八會)
道教语。三元,日、月、星。三元加上木、火、土、金、水五行为八会。指 仓颉 造字之前,由三五妙气凝空而成的“云篆”、“天书”,为一切道经之相。云笈七籤卷七:“《道门大论》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气,以成飞天之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一:“秀人民之交,别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
《漢語大詞典》:甲胆(甲膽)
中医以五行配五脏。肝、胆均属木,甲木为胆,乙木为肝,故称胆为甲胆。红楼梦第八三回:“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