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巃嵷  拼音:lóng zōng
1.高峻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嵷崔巍。」
2.山气㳽漫的样子。《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國語辭典》:五臣  拼音:wǔ chén
1.禹、稷、契、皋陶、伯益为舜之五臣。
2.虢叔、闳夭、泰颠、散宜生、南宫括为周文王之五臣。
3.晋文公之五臣有二说,李善谓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为五臣;刘良谓赵衰、先轸、魏武子、贾佗、狐偃为五臣。
4.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苏、蒙谷为楚威王之五臣。
5.谢弘微、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等为南朝宋文帝之五臣。
6.唐开元时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文选》以进于朝,称「五臣注文选」。
《漢語大詞典》:名检(名檢)
亦作“ 名俭 ”。 名誉与礼法。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俭,五臣本作“检”。 张铣 注:“名检,法度也。” 唐 白居易 《寄元九》诗:“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 明 唐顺之 《与蔡白石郎中书》之二:“ 江 左诸人,任情恣肆,不顾名检,谓之脱洒。”《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你是个有意思的高僧,为何这等倒街卧巷,不惜名检?”
《漢語大詞典》:寂漠
(1).同“ 寂寞 ”。空虚。《淮南子·俶真训》:“寂漠以虚无,非有为於物也,物以有为於己也。”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参差世祀忽,寂漠世朝变。”五臣本作“寂寞”。 吕延济 注:“寂寞,空虚也。”
(2).同“ 寂寞 ”。寂静;沉寂。《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淮南子·齐俗训》:“故萧条者形之君,而寂漠者音之主也。”《南史·陈暄传》:“吾既寂漠当世,朽病残年,产不异於 颜 原 ,名未动於卿相,若不日饮醇酒,復欲安归?”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本根剥丧,神气旁皇, 华国 将自槁於子孙之攻伐,而举天下无违言,寂漠为政,天地闭矣。”
(3).同“ 寂寞 ”。清静;恬淡。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成玄英 疏:“虚静、恬淡、寂漠、无为,四者异名同实者也。”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百姓涤瑕盪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南朝 梁 僧顺 《释三破论》:“经云,处处自説名字不同,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或寂漠无为,而作佛事。”
(4).同“ 寂寞 ”。冷落;凄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如是年餘,生制艺颇通,而再试再黜,身名蹇落,饔飧不给,抚情寂漠,嗷嗷悲泣。”
《漢語大詞典》:寂蔑
(1).沉寂;声息俱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以丞相録尚书事,假节”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且此人不死,要应显达为 魏 ,竟是谁乎?何其寂蔑而无闻!” 南朝 梁 沈约 《辩圣论》:“圣人盖人中之含明德尽照精粹凝玄者,或三圣并时,或千载寂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 鄱阳 、 云安 ,道阻且长,音尘寂蔑,永以三叹。”
(2).引申指空无。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臣以愚陋无堪,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显荣频烦,称效寂蔑。”
(3).冷清孤单。 南朝 宋 谢灵运 《邻里相送方山诗》:“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唐 李白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蔑。”
《漢語大詞典》:游树(遊樹)
指浮柱。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李善 注:“游树,浮柱也。”一说,指斜柱。见文选五臣注。
分類:五臣
《國語辭典》:黄祚(黃祚)  拼音:huáng zuò
黄帝的后裔。晋。程本《子华子。卷上。晏子》:「黄祚衍于天下,于今未忘也。」
《漢語大詞典》:把搔
谓用手指搔痒。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 李善 注:“把,蒲巴反。”五臣本作“杷”。
《漢語大詞典》:割欢
谓割舍所爱的女人。《文选·张华〈女史箴〉》:“ 班 妾有辞,割驩同輦。夫岂不怀,防微虑远。” 李善 注引汉书:“ 成帝 游於后庭,欲与 班婕妤 同輦载。 婕妤 辞曰:‘妾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 三代 末主方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乎?’”按,五臣本作“割欢”。
《漢語大詞典》:峭陀(峭阤)
高陡的崖坡。
《漢語大詞典》:舋闻罕漫(舋聞罕漫)
昏暗不明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在乎混混茫茫之时,舋闻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 李善 注:“舋闻罕漫,不明之貌也。”舋,五臣本作“衅”。
分類:昏暗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