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9词典 5佛典 4
《漢語大詞典》:五义(五義)
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国语·周语中:“五声昭德,五义纪宜。” 韦昭 注:“五义,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参见“ 五常 ”。
分類:母慈
《國語辭典》:五常  拼音:wǔ cháng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书经。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唐。孔颖达。正义:「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汉。郑玄。注:「五常,五行也。」《周书。卷四。明帝纪》:「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义、礼、智、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关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读书为士君子者,正欲为五常之主张也。使我今日谢绝故旧,是为御史而无一常。」也作「五伦」。
5.三国蜀马良兄弟五人。他们的字中都有「常」字,时称为「五常」。《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分类字锦》:忠谏五义(忠谏五义)
家语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
《国语辞典》:七侠五义(七侠五义)  拼音:qī xiá wǔ yì
书名。清说书家石玉昆所讲述,原名《三侠五义》。以明代包公案为基本而作,叙述包拯等事,后俞樾稍加订正,更名《七侠五义》。
《国语辞典》:三侠五义(三侠五义)  拼音:sān xiá wǔ yì
书名。系清人根据曲艺艺人石玉昆之唱本改编而成,一百二十回,原名忠烈侠义传。叙狸猫换太子、包公断案及三侠五鼠等故事。
《国语辞典》:小五义(小五义)  拼音:xiǎo wǔ yì
书名。清朝无名氏撰,一百二十四回。是《三侠五义》的续书。叙述徐良、艾虎等人奔走江湖,打击豪强的故事。
分类:书名清朝
五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王与心所相对,有彼此平等之义五种,故名相应法。(参见:相应法)
五义分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为小乘,然与其馀之萨婆多律等异,有一分通于大乘者。求其义于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大乘,谓之五义分通: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三明十三僧残之无根谤戒,其中有阿罗汉,名沓婆摩罗子。在静处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我今当以如何之方便,求牢固之法?今欲以我力供养于僧,为僧作力役。是厌无常生灭之三乘身,求菩萨之法,回心于大乘,修利他之行也。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回向文,其语曰:「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皆共成佛,岂是小乘?三、相召为佛子,四分律一有序,序中有「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语。盖梵网经所说大乘戒中虽呼僧众为佛子,而小乘戒中常称为比丘。然则今以佛子之称呼召,其意在于大乘之佛道可知也。四、舍财用非重,此于忏悔舍堕罪时,先向僧众舍出其所犯之财体(即如赃物者),而后行忏悔之法,僧众一旦没收其财物,忏悔后竣后,更以之还于本人也。然于本宗虽不还之于本人,而于僧中用之,亦惟结突吉罗之轻罪,不成偷盗之重罪。是因为忏悔之人,既诚心舍出,则彼之财物,非彼之所有也。是为以意业为主之大乘义。五、尘境非根境,谓色声等之尘境为眼识等之所识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晓了也。四分律十一释小妄语戒中,有曰:「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舌身识能触,意识能知。」此于小乘有部之宗义有根见识见之争,以根见为正义,今云眼识能见等者。为识见之义,即大乘之意也。以上来五义为分通大乘之證。出于业疏三下,济缘记三下,资持记上三之一。
五义──经五义
【三藏法数】
(亦云经五名,出华严经疏)
〔一、涌泉义〕,涌泉义者,谓如来正教,义无穷尽,犹如涌泉,注而无竭也。
〔二、出生义〕,出生义者,谓如来正教,义理深长,展转出生,而无尽也。
〔三、显示义〕,显示义者,谓如来正教,显示事理,无有隐覆,而能开悟群迷也。
〔四、绳墨义〕,绳墨义者,谓如来正教,如彼绳墨,楷定正邪,令诸众生,归于正道也。
〔五、结鬘义〕,谓结鬘因线,线能贯华,结以成鬘者,取贯摄之义,以喻如来正教,贯穿诸法,摄化众生也。
五义──解脱有五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生死不能缚〕,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二、境相不能缚〕,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著,故云境相不能缚。
〔三、现惑不能缚〕,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著,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
〔四、有不能缚〕,有即一切有为之法,皆所见之相也。菩萨离凡,所见皆空,而无所著,故云有不能缚。
〔五、惑不能缚〕,惑即无明烦恼也。菩萨了妄即真,无明即是菩提,无著无不著,故云惑不能缚。(梵语菩提,华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