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互助组(互助組)
(1).指在生产、工作或学习上互相帮助的小集体。
(2).我国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的初级形式。由若干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力上互相支援,在生产上互相协作。参见“ 互助社 ”。
《漢語大詞典》:互助社
即互助组。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二:“那时,在 江西 是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在 陕北 是变工队,在 华北 、 华东 和 东北 各地是互助组。”详“ 互助组 ”。
分類:互助组
《漢語大詞典》:互助社
即互助组。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二:“那时,在 江西 是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在 陕北 是变工队,在 华北 、 华东 和 东北 各地是互助组。”详“ 互助组 ”。
分類:互助组
《漢語大詞典》:互助组(互助組)
(1).指在生产、工作或学习上互相帮助的小集体。
(2).我国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的初级形式。由若干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力上互相支援,在生产上互相协作。参见“ 互助社 ”。
《漢語大詞典》:农社(農社)
古代农村中的互助组织。《旧唐书·宇文融传》:“宜委使司与州县商量,劝作农社,贫富相恤,耕耘以时。”
《漢語大詞典》:起会(起會)
指发起成立一种小规模的群众经济互助组织。入会者每人定期拿出规定数字的金额,集中由某一人收用,轮流收用完毕,会散。《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凡有人家起会,都要插在里边。” 老舍 《骆驼祥子》八:“自己等钱用么就请会,赶明儿人家也约自己来呢?起会,在这个穷年月,常有哗啦了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札工
抗战时期,边区农村劳动互助组织形式之一。多由当地农民和外来短工组成,人数多少不一,在农忙季节很起作用。
《國語辭典》:互助会(互助會)  拼音:hù zhù huì
1.一种以互相帮助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2.是一种利用群体力量互相支持集资的储蓄方式。一般称为标会,也称为「合会」。
《漢語大詞典》:变工队(變工隊)
中国 农村旧有的一种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由若干户农民组成,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的方式,轮流为各家耕种,按等价互利原则进行评工记分,秋收后结算。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这里应当指出一点,就是说,变工队一类的合作组织,原来在农民中就有了的,但在那时,不过是农民救济自己悲惨生活的一种方法。”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二:“男人种地女纺线,互助组、变工队满山开荒。”
《漢語大詞典》:锄社(鋤社)
古时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餘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秋成之后,豚蹄盂酒,递相犒劳,名为锄社,甚可效也。”
《漢語大詞典》:评工记分(評工記分)
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漢語大詞典》:朋工
一种劳动互助组织的成员。《解放日报》1943.1.23:“‘朋工’多半都有些庄稼,不能跑得远,给雇主做完工后,大家就互相帮助,只有把伙伴们的工做完,别人才能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