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蛉川
“蜻蛉川”的省称。 在 云南 。 隋 开皇 时 史万岁 用兵“爨蛮”,取道 蜻蛉川 ,即此。 清 顾炎武 《赠郝将军太极》诗:“风高剑气 蛉川 外,水沸茶声 鹤涧 东。”
《漢語大詞典》:乌爨弄(烏爨弄)
古代 云南 少数民族 乌爨 族的乐曲。
《国语辞典》:大理国(大理国)  拼音:dà lǐ guó
国名。位于今云南省大理县南边。唐玄宗时南诏因平土蛮有功,封为云南王。五代石晋时,段思平改国号为大理,其后国号又改过许多次,直到元宪宗遣忽必烈灭大理,置云南行省,大理国不复存在。
《國語辭典》:沱茶  拼音:tuó chá
一种以青茶为原料,经过高温蒸压而成碗形的茶,产于云南、四川一带。
分類:云南四川
《漢語大詞典》:大观楼(大觀樓)
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面临 滇池 。 清 康熙 二十九年建, 道光 八年增修, 咸丰 七年毁于兵火, 同治 八年又重建。楼阁耸峙,与 太华山 隔水相望,有 揽胜阁 、 涌月亭 等胜景,今辟为 大观公园 ,为游览胜地。
《漢語大詞典》:东爨(東爨)
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 云南 东部。 唐 樊绰 蛮书·名类:“ 西爨 、 白蛮 也。 东爨 , 乌蛮 也……在 曲靖州 、 弥鹿川 、 升麻川 ,南至 步头 ,谓之 东爨 。”参阅元史·地理志四
分類:于今云南
《漢語大詞典》:胡拨(胡撥)
(1).即火不思。 清 曹寅 《诸敏庵弹平调琵琶感赋长句》:“芦管角角鷄登木,胡拨嘈嘈怪鸟啄。”参见“ 火不思 ”。
(2). 云南 纳西 族的乐器名。与火不思是同类的乐器。
《國語辭典》:火不思  拼音:huǒ bù sī
qobuz
乐器名,弹拨乐器。直颈,无品,槽有棱角。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王昭君琵琶怀,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胡拨四。」约于宋元时由波斯传入我国。《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也称为「和必斯」、「胡拨思」、「浑不似」、「胡拨四」。
《國語辭典》:普洱茶  拼音:pǔ ěr chá
产于云南省普洱山的茶。性温味厚,可助消化。主要有沱茶、方茶、紧茶、饼茶等。以沱茶最著名。
《漢語大詞典》:沙戏(沙戲)
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的 广南 县一带。相传 清 咸丰 、 同治 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 广南 壮剧。
《漢語大詞典》:蛮僰(蠻僰)
犹蛮夷。 僰 ,古西南夷名,今 云南 贵州 尚有其种族。汉书·王莽传下:“ 胡 虏未灭诛,蛮 僰 未絶焚。”
《漢語大詞典》:张翥
(1287-1368)元代诗人。字仲举,世称蜕庵先生,晋宁(今属云南)人。早年随父在杭州,后隐居扬州,出仕后官至集贤学士。曾参与编修辽、宋、金三史。有《蜕庵诗集》
《漢語大詞典》:蝴蝶泉
古迹名。在 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 。《人民日报》1956.5.30:“ 蝴蝶泉 ,在 大理县 城郊,是 洱海 边民家族地区著名胜景之一。”参见“ 蛺蝶泉 ”。
《漢語大詞典》:蛱蝶泉(蛺蝶泉)
泉名。在 云南省 大理市 北郊 点苍山 云弄峰 下。是 洱海 边少数民族白族地区的著名胜景之一。也称 蝴蝶泉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西山麓有 蛺蝶泉 之异……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蛺蝶,鬚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鬚钩足,自树巔倒悬而下,及於泉面,繽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羣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漢語大詞典》:五南
江南 、 湖南 、 岭南 、 海南 和 云南 的合称。泛指南方。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差老夫五南采访。”
《国语辞典》:米线(米线)  拼音:mǐ xiàn
米粉。云南小吃称之为「米线」。
《国语辞典》:吐良  拼音:tǔ liáng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景颇族,无簧。将竹子挖空,吹孔开在管身中央,演奏时横吹,左手拇指按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两手做各种闷、放组合,配合以吹气的力度变化,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多用于独奏,或民间集体舞蹈伴奏。当稻谷黄熟时,小孩和年轻人均喜欢吹吐良,以惊散鸟雀。也称为「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