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于鱼得计
于张
玉振于江表
仲子吐鹅
子骏满人间
词典
至于
于是
于此
于今
于时
于斯
见于
于戏
在于
于兹
典故
于鱼得计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863~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閒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唐·成玄英疏:「不慕羊肉之仁,故于蚁弃智也;不为膻行教物,故于羊弃意也;既遣仁义,合乎至道,不伤濡沫,相忘于江湖,故于鱼得计。此斥虞舜膻行,故及斯言也。」
典故
相关人物
于定国
 
张释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诔上·杨荆州诔〉~244~
庶狱明慎,刑辟端详。听参皋吕,称侔于张。唐·李善注:「《汉书》曰:『于定国为廷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从轻,朝廷称之。』又曰:『张释之为廷尉,周亚夫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由此天下称之。』」

例句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虞世南 赋得慎罚

典故
正始遗音
 
玉振于江表

相关人物
王敦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50~
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南朝宋·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至武昌见王敦,敦与之谈论,弥日信宿。敦顾谓僚属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今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悟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典故
仲子吐鹅

相关人物
于陵子终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豪爽〉~602~
桓公读高士传,至于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曰:「陈仲子字子终,齐人。兄戴相齐,食群万钟。仲子以兄禄为不义,乃适楚,居于陵。曾乏粮三日,匍匐而食井李之实,三咽而后能视。身自织屦,令妻擗纑,以易衣食。尝归省母,有馈其兄生鹅者。仲子嚬蹙曰:『恶用此鹢鹢为哉?』后母杀鹅,仲子不知而食之。兄自外入曰:『鹢鹢肉邪?』仲子出门,哇而吐之。楚王闻其名,聘以为相,乃夫妇逃去,为人灌园。」
典故
子骏满人间

相关人物
司马光
 
宋神宗
 
鲜于侁


《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三十九〈类姓·鲜于〉
皇朝鲜于侁字子骏,为东京转运使。司马光谓苏轼曰:「子骏福星也。京都人困甚,子骏求之。然安得百子骏布之天下乎?」
《國語辭典》:至于(至於)  拼音:zhì yú
1.讲到、提起。为转换话题,谈到有关或附带事项时所用的连接词。《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作「至如」、「至若」。
2.到达。《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國語辭典》:于是  拼音:yú shì
表示后一事紧接著前一事的连接词。《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也作「于是」、「于是乎」。
《國語辭典》:于是(於是)  拼音:yú shì
表承上启下的连词。《红楼梦》第一二回:「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跌倒。」《老残游记》第六回:「因为天阴,所以比平常更黑得早。于是喊店家拿盏灯来。」也作「于是」、「于是乎」。
《漢語大詞典》:于此(於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國語辭典》:于今  拼音:yú jīn
1.至今。《书经。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
2.如今。《史记。卷一○○。季布传》:「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國語辭典》:于今(於今)  拼音:yú jīn
如今、现在。《汉书。卷六。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于今。」《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國語辭典》:于时(于時)  拼音:yú shí
1.当时。《文选。向秀。思旧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水凄然。」
2.在此。《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3.于是。《诗经。周颂。我将》:「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國語辭典》:于是  拼音:yú shì
表示后一事紧接著前一事的连接词。《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也作「于是」、「于是乎」。
《國語辭典》:于是(於是)  拼音:yú shì
表承上启下的连词。《红楼梦》第一二回:「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跌倒。」《老残游记》第六回:「因为天阴,所以比平常更黑得早。于是喊店家拿盏灯来。」也作「于是」、「于是乎」。
《國語辭典》:于斯(於斯)  拼音:yú sī
在这里。如:「他生于斯,长于斯,对此地存有一分深厚感情。」
《國語辭典》:见于(見於)  拼音:jiàn yú
可从某处见到,多用于指明出处以供参看。如:「兔死狗烹的典故见于《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國語辭典》:于戏(於戲)  拼音:wū hū
感叹词。《礼记。大学》:「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于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也作「呜呼」。
《國語辭典》:在于(在於)  拼音:zài yú
确指某事之词。《文选。班固。西都赋》:「唯唯汉之西都,在于雍州。」
《漢語大詞典》:于兹(於兹)
(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
(2).于今,至今。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晋 潘岳 《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唐 韩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
(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 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
吁嗟;叹息。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漢語大詞典》:于张(于張)
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 于 张 ”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听参 皋 吕 ,称侔 于 张 。”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诗:“ 于 张 惩不滥, 陈 郭 宪无倾。” 宋 王禹偁 《送牛冕序》:“﹝ 牛冕 ﹞佐秋官,详庶狱,事无枉挠,有 于 张 之风焉。”
分類: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