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83
典故
50
词典
543
佛典
47
其它
743
共138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幸于始者怠于终
一日之计在于晨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
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立于不败之地
礼义生于富足
毒药苦口利于病
良药苦口利于病
喜怒不形于色
谣言止于智者
《国语辞典》:
幸于始者怠于终(幸于始者怠于终)
拼音:
xìng yú shǐ zhě dài yú zhōng
(谚语)比喻在事物的起头兴致勃勃,但却不能有恒的坚持到底。《
红楼梦
》第五六回:「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几个来,与他三人看。」
分类:
谚语
起头
《国语辞典》: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日之计在于晨)
拼音:
yī rì zhī jì zài yú chén
(谚语)一天之中最宝贵的时间是清晨。清。李文炤〈勤训〉:「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分类:
谚语
一天
宝贵
时间
清晨
《国语辞典》: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拼音: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
(谚语)三国时有人献大龟于孙权,孙权命人烹煮,烧柴万车,仍未煮烂。后诸葛恪献言,用老桑树当燃料,果真立即煮熟。故后来煮龟多用桑薪。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诸葛博识》。比喻平白无故遭受连累。《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将李吉押赴市曹斩首,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分类:
谚语
大龟
孙权
《国语辞典》:
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
拼音:
míng zhě shì yú wú xíng,cōng zhě tīng yú wú shēng
(谚语)眼明者见于物无形之时,耳聪者听于未有声之时。比喻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
分类:
谚语
眼明
明者
无形
未有
有声
《国语辞典》:
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拼音:
sǐ yǒu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谚语)死亡的意义不同,可如泰山般重要非凡,也可如鸿毛一样微不足道。如:「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如为情所困而自杀与慷慨赴义以就死,何者有意义呢?」
分类:
谚语
死
意义
泰山
非凡
《国语辞典》: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分类:
防堵
百姓
河流
造成
后果
严重
《国语辞典》: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分类:
防堵
百姓
河流
造成
后果
严重
《国语辞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拼音: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待驱兵领将,积草屯粮,平白地要把邻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类:
自己
所不
不喜
喜欢
人身
身上
《国语辞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sǐ yú ān lè
人在忧患中能发愤图强而得以生存,处于顺境易沉湎于安乐而招致灭亡。《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宋。陆九渊〈与苏宰书〉:「屯难困顿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分类:
忧患
发愤图强
得以
生存
《国语辞典》:
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
拼音: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处于不败的位置。比喻掌握优势。《孙子。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宋。辛弃疾〈论阻汇为险须藉两淮疏〉:「古之为兵者,谓其势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然后其兵立于不败之地。」
分类:
位置
掌握
优势
辛弃疾
《国语辞典》:
礼义生于富足(礼义生于富足)
拼音:
lǐ yì shēng yú fù zú
衣食富足则重礼义。汉。王符《潜夫论。爱日》:「孔子称庶则富之,既富则教之。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宋。卫泾〈潭州劝农文〉:「奸宄起于贫穷,礼义生于富足。故愿父老转相告语,率其子弟勤身从事。」
分类:
衣食
富足
重礼
礼义
王符
劝农
《国语辞典》:
毒药苦口利于病(毒药苦口利于病)
拼音:
dú yào kǔ kǒu lì yú bìng
(谚语)攻毒治病的药物,往往非常苦而难以下咽,却极具疗效。比喻正直忠诚的批评,往往人不喜欢听,但能使人改正缺失。《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分类:
谚语
治病
药物
往往
下咽
《国语辞典》:
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病)
拼音:
liáng yào kǔ kǒu lì yú bìng
(谚语)能治瘉疾病的药,多苦口难咽。比喻谏言多拂逆于心,但确有益于人。《三国演义》第六○回:「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分类:
谚语
治瘉
疾病
苦口
《国语辞典》:
喜怒不形于色(喜怒不形于色)
拼音:
xǐ nù bù xíng yú sè
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脸上。《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分类:
不表
表露
脸上
《国语辞典》: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智者)
拼音:
yáo yan zhǐ yú zhì zhě
(谚语)明睿的人能判定是非,不轻信口耳转述毫无根据的传闻。如:「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恶意中伤的小道消息了吧!」
分类:
谚语
明睿
判定
是非
轻信
信口
转述
毫无
无根据
传闻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