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瑶琳洞
游览胜地。在 浙江省 桐庐县 西北二十余公里的 猴岭山 麓。为一石灰岩溶洞。分七大洞厅,面积二万八千平方米,主洞长约一公里。洞内高敞清凉,遍布石钟乳。奇态异姿,景色绝佳。在离现洞口二十米的老洞口上额,刻有“瑶琳仙境”四字。 胡厥文 题词:“瑶琳洞曲折有致,为全国诸洞冠。名谓仙境,信不诬也。”
《漢語大詞典》:小青年
指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 闻捷 《海燕》:“嘿,真没料到,这个小青年倒趁机对我展开攻势了。”《花城》1981年第2期:“有一天,几个小青年,居然钻进老虎洞里,把个刚刚睁眼睛的小虎崽给抱了回来。”
《国语辞典》:纳粹主义(纳粹主义)  拼音:nà cuì zhǔ yì
又名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希特勒所主导的德国纳粹党与其他极右翼组织的实践意识形态,是法西斯主义、科学种族主义与反犹太主义的整合。纳粹主义兴起于一次大战后德国国家主义运动与反共产主义的脉络,主张德国的亚利安人为社会演化的最高等种族,为保持种族纯化,将「不纯的」犹太人与「低下的」同性恋和障碍人士加以驱除,剥夺其私人财产,并以人体实验、集中营与毒气室等极度非人道的方式监禁,最终导致大屠杀(Holocaust)。
《国语辞典》:平山冷燕  拼音:píng shān lěng yàn
书名。题荻岸山人编,二十回,为明朝的章回小说。叙二才子平如衡、燕白颔与二佳人山黛、冷绛雪的恋爱故事。
《国语辞典》:普普艺术(普普艺术)  拼音:pǔ pǔ yì sh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欧美的一种绘画运动,画家将通俗或流行之海报、画报、招牌等大众传播的图像,大胆的采用于绘画表现上,并且认为这些就是代表现今文明的特徵与精神。
《国语辞典》:欧普艺术(欧普艺术)  拼音:ōu pǔ yì shù
一种欧美于二十世纪六○年代兴起的美术运动。以几何形体及强烈对比的色彩,达到透视错觉作用,使画面呈现颤动的幻觉。代表作家有莱莉、巴萨列里等。
《国语辞典》:迷你玫瑰  拼音:mí nǐ méi gui
泛指株高在二十至三十公分之间,无论重瓣、单瓣各色品种的玫瑰皆属之。全称为「迷你小轮种玫瑰」。源自中国矮性小蔷薇迷你玛。较常见的品种有小落日、复活节之晨、银瑞等。
《国语辞典》:民权初步(民权初步)  拼音:mín quán chū bù
书名。国父所著,五卷,二十章。全书成于民国五年。内容有关于社会建设,专讲集会议事的法则,其目的在使一般国民熟谙议事法则,以练习初步民权的运用。
《国语辞典》:眉睫之利  拼音:méi jié zhī lì
眼前的利益。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图眉睫之利,不顾冲要。」
《国语辞典》:式叉摩那  拼音:shì chā mó nà
年满十八岁的沙弥尼,到满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之前,要受六法,此时就称为「式叉摩那」。为梵语śikṣamāṇā的音译。《四分律》卷二七:「彼比丘尼取他依,著不语主,入村乞食者波逸提,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或意译为「学法女」、「学戒女」、「正学女」。
《国语辞典》:扇叶蒲葵(扇叶蒲葵)  拼音:shàn yè pú kuí
植物名。棕榈科蒲葵属,常绿乔木。高达二十公尺,茎干端直。叶卵圆形,掌状分裂,裂片线形,向内叠摺,中肋显著,先端二裂渐锐尖,且向下悬垂。叶柄粗大而两侧具逆刺。圆锥花序粗壮,长可达一公尺,稀疏分歧,花两性,白色或黄绿色。果椭圆形,熟时蓝色。亦简称「蒲葵」。
《国语辞典》:广雅疏證(广雅疏證)  拼音:guǎng yǎ shū zhèng
书名。清朝王念孙著,二十卷。博搜汉以前古训,由古音以求古义,颇多创见。以《广雅》向无善本,讹文脱字甚多,乃旁考诸书,加以订正。
《国语辞典》:国民革命(国民革命)  拼音:guó mín gé mìng
专指二十世纪初,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家领导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运动。
《国语辞典》:花庵词选(花庵词选)  拼音:huā ān cí xuǎn
书名。宋朝黄升编,二十卷。前十卷称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起自唐朝李白,终至北宋王昴。末附方外、闺秀词各一卷;后十卷称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选录南宋人作品。本书择取严谨,所附之词人小传及评语,皆有可观。
《国语辞典》:非洲绿猴(非洲绿猴)  拼音:fēi zhōu lǜ hóu
一种原产于非洲的猴子。共分二十多种。体型优美,四肢及尾巴都很长,毛色大多鲜艳浓密。为爱滋病毒的最早带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