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货币市场(货币市场)  拼音:huò bì shì cháng
调节短期资金供给和需要的市场。其所进行的交易均为一年期以下的货币买卖。货币市场的信用均具有高度的流动能力,因其期限甚短,价格不会发生激烈之变化,同时都有现成市场,容易脱售。目前,台湾货币市场主要的工具有远期支票、国库券、商业本票、国内银行承兑汇票等。
《国语辞典》: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拼音:jīn róng shì cháng
提供金融商品买卖与调节资金供需的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
《国语辞典》:證券经纪商(證券经纪商)  拼音:zhèng quàn jīng jì shāng
以代客买卖證券为业的證券机构。也称为「号子」。
分类:买卖机构
《国语辞典》:證券自营商(證券自营商)  拼音:zhèng quàn zì yíng shāng
一种不需透过證券商,直接可以到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厅进行證券买卖的公司组织。
《国语辞典》:黄金提货单(黄金提货单)  拼音:huáng jīn tí huò dān
一种大型的金商在买卖黄金条块时所发给的凭證。顾客可凭此凭證随时要求兑换黄金,或要求卖回。由于顾客在买卖时,将黄金存放于银行或负责保管的机构代为保存,所以可免除不易携带、成色难以鉴定及不易保管的麻烦。也称为「黄金存摺」。
《国语辞典》:生意不成仁义在(生意不成仁义在)  拼音:shēng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谚语)比喻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大家仍不伤和气。如:「生意不成仁义在,你又何必苦苦纠缠,强人所难。」
《国语辞典》:袖里来,袖里去(袖里来,袖里去)  拼音:xiù lǐ lái,xiù lǐ qù
旧时商人买卖物品,常不明言价格,而与顾客袖中握手指做记号,以保持秘密。指以秘密的方式进行某事。《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鸾俦》:「这聘礼也不过邓元龙三人袖里来袖里去,所以外人并不知得。」
《国语辞典》: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  拼音:jí qí wài huì jiāo yì
在买卖外汇契约成立后,二个营业日内办理交付的交易。因常伴随资金迅速移动,在外汇抛补、套汇与投机方面是一项迅速的操作手段,为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方式。
《国语辞典》:全额交割股票(全额交割股票)  拼音:quán é jiāo gē gǔ piào
股票术语。一种在买卖时需事先向證券商预缴价金或股票,才能委托买卖,买卖协议的履行(交割)时,需将每笔交易的股票或现金集中送到交易所清算组进行交割。此类股票都是因经营出问题的上市公司股票。如:「这家公司因经营发生困难,因此上市股票打为全额交易股票。」也称为「全额交割股」。
《国语辞典》:国际黄金中心(国际黄金中心)  拼音:guó jì huáng jīn zhōng xīn
美、英、西德、法、比利时、义大利、瑞士和荷兰八国为抑制投机性的黄金买卖,于西元一九六一年十月在伦敦所成立的黄金中心。规定自由黄金买卖不得高于每英两三十五美元公定价,但在一九六八年废止此项协议。
《国语辞典》:交易不成仁义在(交易不成仁义在)  拼音:jiāo yì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仁义,平日交情。全句指买卖虽然没有成功,交情还是要保持的。《三侠五义》第二四回:「买卖中的规矩,交易不成仁义在,虽然木料没批,酒肴是要预备的。」
《国语辞典》:整合行销传播(整合行销传播)  拼音:zhěng hé xíng xiāo chuán bò
整合买卖双方需求的传播方式。此一方式具有买卖双方交换和分享资讯机能的双向沟通,配合各种形式的资料库,将可提供厂商修正策略所须的资讯,而达到消费者与厂商双赢的境界。
《国语辞典》:小本生意  拼音:xiǎo běn shēng yì
资本小,规模不大的买卖。《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我心里算计,也要卖给他,除另寻屋,再剩几两房价,等你回来,做个小本生意。」
《国语辞典》:线上交易(线上交易)  拼音:xiàn shàng jiāo yì
利用网路进行的买卖行为。
分类:网路买卖
《国语辞典》:现货市场(现货市场)  拼音:xiàn huò shì cháng
买卖双方在某特定时间和地点决定交易价格,而且同意立即交货的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