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3,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杂抄
盗印
甲部
官板
觚编
改订
书劫
史钞
卷次
押头
书脑
通栏
纸鱼
书店
宋板
《漢語大詞典》:杂抄(雜抄)
亦作“ 杂钞 ”。
(1).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说郛卷十六引 宋 宋庠 《〈杨文公谈苑〉序》:“ 唐卿 所纂比诸公为多,但杂抄旁记交错无次序。”
(2).古时亦指图书分类中的一个子目,此类图书均系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纂辑而成。如《经史百家杂钞》
《國語辭典》:盗印(盜印)  拼音:dào yìn
1.窃取印章。
2.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私自转印他人著作的行为。如:「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盗印书刊。」
《漢語大詞典》:甲部
古代书籍四部分类法之一。 晋 荀勗 以六艺、小学为甲部, 李充 略加调整,以五经为甲部, 隋 唐 以来沿用不改。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任彦升 甲部闕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龙门之名。”南史·到洽传:“迁司徒主簿,直待詔省,勅使抄甲部书为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一:“甲部经録,其类十一: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讖纬类,十曰经解类,十一曰小学类。”参见“ 四部书 ”。
《漢語大詞典》:四部书(四部書)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隋书·经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官板
(1).官府刻板刊行的书籍。如 宋 秘书监、茶盐司、漕司、郡庠、县斋及府州县学, 元 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署, 明 南北监以及 清 武英 殿等诸官书局所刻的书,均称官板。
(2).即铜钱。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你瞧跟他的那个姓 华 的老头子真来的讨人嫌:什么事儿他全通精儿,还带着挺撅挺横,想沾他一个官板儿的便宜也不行!”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板儿》:“今北人称钱,犹有官板之名。”
《漢語大詞典》:觚编(觚編)
编连成册的木简。借指书籍。 唐 来鹄 《圣政纪颂》:“君誥臣箴,觚编毫络,前书后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分類:木简书籍
《國語辭典》:改订(改訂)  拼音:gǎi dìng
修改订正。如:「经过多次改订,错误的情形应该可以降到最低。」《清史稿。卷七八。地理志二五》:「光绪七年,收还伊犁,改订条约,许俄人在乌里雅苏台通商,俟商务兴旺,再设领事。」
《漢語大詞典》:书劫(書劫)
书籍的劫难。 明 袁宏道 《祇园理藏完》诗之二:“书劫何须怨 祖龙 ,南寮师弟北师公。”按,此指焚书坑儒之事。
《國語辭典》:史钞(史鈔)  拼音:shǐ chāo
摘录史籍而成的书。如宋代吕祖谦所编写的《十七史详节》。《宋史艺文志》始列史钞一门。其后书目皆因之。也作「史抄」。
《漢語大詞典》:卷次
书籍按卷分的次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石唯庵残稿:“其家出……《石唯庵诗》残稿一帙见示,皆晚年侨居 吴门 时作,首尾不完,亦无卷次。”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舒铁云古文乐府:“惟不分卷次部类,亦无弁言目録,详译事文,约畧以作文之岁月为先后。”
分類:书籍次序
《國語辭典》:押头(押頭)  拼音:yā tou
1.俗称抵押品为「押头」。
2.吏卒的头目。
《國語辭典》:书脑(書腦)  拼音:shū nǎo
书本的装订处。通常印有书名、作者、出版机构名称等。也称为「书背」、「书脊」。
《國語辭典》:通栏(通欄)  拼音:tōng lán
书籍报刊上,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贯通、版面不分栏的编排形式。如:「这则重大的新闻,将采取通栏的方式报导。」
《漢語大詞典》:纸鱼(紙魚)
蠹鱼的别名。蛀蚀衣物书籍的害虫。
《國語辭典》:书店(書店)  拼音:shū diàn
出售书籍的商店。《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日打从街上走过,见一个新书店里贴著一张整红纸的报帖。」《老残游记》第七回:「次日早饭后便往街上寻觅书店。寻了许久,始觅著一家小小书店。」也称为「书铺」、「书坊」。
《国语辞典》:宋板  拼音:sòng bǎn
宋时刊刻的书籍。雕镌最佳,纸张、校勘也极精良。也作「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