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元定乡人,名不详,与蔡元定同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蕲春乡人,徽宗宣和中曾因蔡姓乡闾簇蚕不茧赋诗(《江西诗徵》卷一四)。
朱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历城人,字晓村,别号齐右乡人。监生。工画山水。卒年八十三。有《锦秋老屋诗草》。
《漢語大詞典》:国毁(國毁)
指乡人毁谤指责。列子·仲尼:“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
《國語辭典》:侉子  拼音:kuǎ zi
1.河北、淮南一带对山东人的俗称。
2.南方人对北方人的俗称。
3.称没见过世面的人。
《國語辭典》:外路人  拼音:wài lu rén
外乡人、异地之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有个陈和甫,他是外路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自己又是个外路人,带了老婆儿子来上海。」
分類:外乡乡人
《漢語大詞典》:外方人
犹言外乡人。《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当时便把坊官駡,如何欺负外方人?”
分類:外乡乡人
《漢語大詞典》: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王 乃欲东渡 乌江 。 乌江 亭长檥船待…… 项王 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 与 江东 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东 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渗沮,无面目见 江东 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漢語大詞典》:席帽离身(席帽離身)
宋 李巽 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 李秀才 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 李巽 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跡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閭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国语辞典》:蒲扇价增(蒲扇价增)  拼音:pú shàn jià zēng
晋代谢安为赞助乡人返乡的旅费,遂使用软滑轻便的蒲葵扇,时人竞相效仿,因而扇价提高,使卖扇人得以返乡的故事。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
《国语辞典》: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  拼音:qīn bù qīn,gù xiāng rén,měi bù měi,xiāng zhōng shuǐ
(谚语)故乡人见面亲,故乡水喝了甜。指同乡人总是有著一份情谊。《金瓶梅》第九二回:「常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虽然不是我兄弟,也是我女婿人家。」
《国语辞典》:异地相逢(异地相逢)  拼音:yì dì xiāng féng
在异乡相遇。唐。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
《國語辭典》:电气化(電氣化)  拼音:diàn qì huà
将本非使用电的设施改成以电为动力。如:「铁路电气化」。
《漢語大詞典》:怯八艺(怯八藝)
旧时 北京 人对在京做工、卖艺或经商的外乡人的蔑称。《旧京风俗志》:“斯对於争逐什一之商贾与终日操作之劳工,皆不愿为之。不止不愿为也,抑且贱视之,尤於工艺界为滋甚。故有怯八艺之嘲謔语。既存鄙夷之念,自无亲近之举。”亦作“ 怯八义 ”。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九:“有时候巡警叫他‘怯八义’、‘傻铛铛’…… 赵四 未免发怒,因为他对于这些名词,完全寻不出意义。”
乡人
【佛学大辞典】
(杂名)谓旧里之人。百丈清规尊宿迁化条所谓:「勤旧,办事,乡人,法眷。」是也。其为首长者曰乡头,或曰乡长,列于末位之意曰乡末。又见百丈清规二及六,象器笺称呼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