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习郁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郡襄阳人,字文通。习融子。官至侍中。晚年于岘山之南养鱼,池边筑高堤,植竹及长楸,缘崖种芙蓉,菱芡覆水,景色宜人。晋代山简每临游此池。
习祯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襄阳人,字文祥。随刘备入蜀。累官雒、郫令,迁广汉太守。善谈论,名亚庞统。
《国语辞典》:习文(习文)  拼音:xí wén
读书,练习写文章。《红楼梦》第六六回:「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
《漢語大詞典》:学文(學文)
(1).学习文化知识。论语·学而:“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释担受书,废耕学文。”隋书·高祖纪下:“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杖悉皆除毁。”
(2).学习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如:他原是学文的,后来改学理。
《漢語大詞典》:讲文(講文)
(1).讲习文献经典。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戴明扬 注:“汉书·景帝纪:‘詔曰:选豪俊,讲文学。’注曰:‘讲,谓和习之。’”
(2).指经筵讲章。 明 宋濂 《故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行状》:“进讲经筵者三十有二,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咸宰执近臣,讲文之述,率属先生订定。”
《漢語大詞典》:文序
习文的学校。序,学校。南齐书·崔祖思传:“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大庙之南,弘脩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分類:习文学校
《漢語大詞典》:工余
工作时间以外的:他利用~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国语辞典》:演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操练武技,修习文教。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漢語大詞典》:白折子(白摺子)
(1).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
(2).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
(3).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漢語大詞典》:白摺子
1.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
2.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
3.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