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四重奏  拼音:sì chóng zòu
由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乐曲。通常使用奏鸣曲套曲形式,有四个乐章。最常见的有以两个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奏的弦乐四重奏及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演奏的钢琴四重奏,也有由管乐器与弦乐器演奏的。如:「莫札特所作的F大调四重奏是由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共同演奏的。」
《漢語大詞典》:干安曲
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亦省作"干安"。
《漢語大詞典》:甘州破
唐 时 西凉 所进乐曲名。本作《甘州》,因 唐 宋 大曲的第三段称“破”,故名。 唐 元稹 《琵琶》诗:“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
《漢語大詞典》:高丽伎(高麗伎)
隋 时七部乐之一。采用 高丽 乐曲,配以十四种乐器,由十八人演奏。隋书·音乐志下:“始 开皇 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祖 即位,仍 隋 制设九部乐……《高丽伎》,有弹筝、搊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竪箜篌、琵琶。”
《國語辭典》:二重唱  拼音:èr chóng chàng
一首歌曲由两位歌者同时演唱不同声部的演唱方式。
《國語辭典》:黄门鼓吹(黃門鼓吹)  拼音:huáng mén gǔ chuì
乐曲名。汉时天子宴飨群臣时所奏的音乐,列于宫廷。
《國語辭典》:回旋曲(迴旋曲)  拼音:huí xuán qǔ
曲式名。参见「轮旋曲」条。
《漢語大詞典》:鼓舞曲
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周 隋 管絃杂曲数百,皆 西凉 乐也。鼓舞曲,皆 龟兹 乐也。”
《漢語大詞典》:鼓笛曲
乐曲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唐 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 明帝 、 宋开府 皆善此鼓,其曲多独奏,如‘鼓笛曲’是也。”
《漢語大詞典》:含商咀征(含商咀徵)
亦作“含宫咀徵”。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徵”均 中国 古乐中的音阶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飞。” 唐 温庭筠 《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 景耀月 《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漢語大詞典》:含商咀徵
亦作“含宫咀徵”。 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徵”均 中国 古乐中的音阶名。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飞。” 唐 温庭筠 《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 景耀月 《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漢語大詞典》:遍迭
指大型套曲中的乐曲次序。
分類:乐曲次序
《國語辭典》:变奏曲(變奏曲)  拼音:biàn zòu qǔ
曲式名、曲种名。是一种乐曲的结构形式与曲种,根据某一主题为蓝本,运用各种不同方法在和声、旋律、对位、节奏上进行变化的乐曲。为英语variations的意译。
《國語辭典》:标题音乐(標題音樂)  拼音:biāo tí yīn yuè
因人、事、物引发作曲动机,并在作品前冠以适当标题的纯器乐作品。为英语program music的意译。常与文学作品、绘画艺术相结合。在中国,古代音乐创作大多以标题音乐为主;至于西方,标题音乐则流行于浪漫时期,如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皆属于此类型。著名的乐曲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李斯特的交响诗等。
《國語辭典》:打拍子  拼音:dǎ pāi zi
击节,按节奏敲打。如:「他一面唱歌,一面打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