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八骏马
邀舞
高晏
乌盐角
余曲
奏阕
乐素
郑曲
佛曲
九弄
驾辩
板儿
绿幺
林离
还京乐
《国语辞典》:八骏马(八骏马)  拼音:bā jùn mǎ
1.周穆王的八匹良马。参见「八骏」条。
2.乐曲名。为南管乐曲,属四大名谱之一,主要以器乐演奏,以八骏为题材,描绘骏马奔腾的景象,音调古朴、节奏鲜明,生动的表现骏马展足的动态。全曲由八段组成,由散板开始,继而慢板、中板、快板,最后在急速的快板高潮中结束。又名八走马。
《国语辞典》:邀舞  拼音:yāo wǔ
1.邀请共舞。如:「音乐缓缓响起,绅士风度翩翩的向淑女邀舞。」
2.乐曲名。Aufforderung zum Tanze中译名。德国音乐家韦伯(C.M. von Weber)所作的钢琴独奏曲,法国音乐家白辽士改编为管弦乐。
《漢語大詞典》:高晏
谓乐曲的激越与舒缓。 唐 王昌龄 《琴》:“高晏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漢語大詞典》:乌盐角(烏鹽角)
古乐曲名。 元 陈舜道 《春日田园杂兴》诗之二:“村声盪耳《乌盐角》,社酒柔情玉练搥。” 明 杨慎 词品·乌盐角:“曲名有《乌盐角》《江邻几襍志》云:‘始教坊家人市盐,得一曲谱於角子中,翻之遂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余曲(餘曲)
乐曲的非主要部分。史记·乐书 唐 司马贞 述赞:“洋洋盈耳,《咸》《英》餘曲。”
分類:乐曲述赞
《漢語大詞典》:奏阕(奏闋)
乐曲演奏终了。 明 姚茂良 《精忠记·临湖》:“ 孤山 那里松阴折,笙歌奏闋,夕阳晚月,不觉轻车远来相接。”
《国语辞典》:乐素(乐素)  拼音:yuè sù
乐曲之最小单位。数乐素连成乐节,乐节合成乐句,乐句连成乐段,由乐段成为乐曲。
分类:乐曲合成
《漢語大詞典》:郑曲(鄭曲)
春秋 郑国 的乐曲。多指俗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 郑 曲也。” 范文澜 注:“盖讥其词之不雅耳。”
分類:乐曲俗曲
《國語辭典》:佛曲  拼音:fó qǔ
用以宣扬佛法的音乐。如唐乐府中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现在〈敦煌杂曲〉中尚保留一部分佛曲作品。
《漢語大詞典》:九弄
九章乐曲。乐曲一章为一弄。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琴工犹传 楚 汉 旧声及清调, 蔡邕 五弄, 楚 调四弄,谓之九弄。”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哦,哦,天际簇涌着的云峰哟,那是自由的欢歌,箫韶的九弄。”
分類:九章乐曲
《漢語大詞典》:驾辩(駕辯)
古乐曲名。《楚辞·大招》:“ 伏戏 《驾辩》、 楚 《劳商》只。” 王逸 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文选·左思〈吴都赋〉:“或超《延露》《驾辩》,或踰《緑水》《采菱》。” 刘逵 注:“楚辞曰:‘ 伏羲 《驾辩》。’ 伏羲 作琴,始造此曲。”
《國語辭典》:板儿(板兒)  拼音:bǎn ér
1.拍板。明。汤显祖《紫箫记》第六出:「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声儿唱得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唇底罢吹箫,笛儿丢,笙儿坏,板儿掠。」
2.劣质的铜钱。明。董谷《碧里杂存。卷上。板儿》:「吾乡自国初至弘治已来,皆行好钱,每白金一分准铜钱七枚无以异也,但拣择太甚以青色者为上,正德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
《漢語大詞典》:绿幺
亦作“绿腰”。 唐 代乐曲名。 贞元 时乐工进曲, 德宗 令录出要者,故称“录要”,后转呼“绿腰”,或作“六幺”。见 唐 段安节 《琵琶录》、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復挑,初为《霓裳》《緑腰》。”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之四:“夜深灯火樊楼上,偷听 红儿 谱《緑幺》。”
《國語辭典》:林离(林離)  拼音:lín lí
1.淋漓。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滂濞泱轧,丽以林离。」
2.古代西夷地区的音乐。
《漢語大詞典》:还京乐(還京樂)
(1).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是时,民间以帝自 潞州 还京师,举兵夜半诛 韦皇后 ,製《夜半乐》《还京乐》二曲。”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夜半乐:“ 明皇 自 潞州 入平内难,正夜半,斩 长乐门 关,领兵入宫剪逆人。后撰此曲,名《还京乐》。” 唐 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之三:“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 蜀 儿。”
(2).词牌名。调见 宋 周邦彦 片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