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寸不烂之舌
三年之畜
三谏之义
三侯之章
三槐之听
三爵之罚
杀身之祸
桑土之防
桑土之谋
桑间之音
桑间之咏
桑间之约
颡推之履
桑榆之景
桑榆之礼
《國語辭典》: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不爛之舌)  拼音: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著我走。」也作「三寸之舌」、「三寸舌」。
《漢語大詞典》:三年之畜
古指国家必备的三年的储积。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臧孙辰 告糴于 齐 ,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淮南子·主术训》:“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
《漢語大詞典》:三谏之义(三諫之義)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 曹 , 曹羈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 曹伯 曰:‘不可。’三諫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何休 注引 孔子 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諫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國語辭典》:三侯之章  拼音:sān hóu zhī zhāng
大风歌的别名。参见「大风歌」条。
分類:汉高祖
《漢語大詞典》:三槐之听(三槐之聽)
谓由三公受理诉讼。后汉书·王允传:“诚以 允 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 李贤 注:“周礼朝士职,三槐、九棘,公卿於下听讼,故曰‘三槐之听’。”
《漢語大詞典》:三爵之罚(三爵之罰)
三杯酒的处罚。极言处罚之轻。 清 冯桂芬 《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罪止枷杖,若辈视如三爵之罚,且可代饮,毫不介怀。”
《国语辞典》:杀身之祸(杀身之祸)  拼音:shā shēn zhī huò
丧失生命的灾祸。《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此为『鬼幽之相』。二人早晚必有杀身之祸,何足畏也?」《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漢語大詞典》:桑土之防
喻防患于未然。 明 张居正 《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参见“ 桑土绸繆 ”。
分類:防患未然
《漢語大詞典》:桑土绸缪(桑土綢繆)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繆”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繆之句,尤在恩勤。”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繆,不劬如此矣。”
分類:经营
《漢語大詞典》:桑土之谋(桑土之謀)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参见“ 桑土绸繆 ”。
《漢語大詞典》:桑土绸缪(桑土綢繆)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繆”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宋 叶适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繆之句,尤在恩勤。”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繆,不劬如此矣。”
分類:经营
《國語辭典》:桑间之音(桑間之音)  拼音:sāng jiān zhī yīn
桑间,古代卫地名,为淫风流行的地方。桑间之音比喻靡靡亡国之音。参见「濮上之音」条。「间」文献异文作「閒」。《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分類:淫靡音乐
《國語辭典》:桑间濮上(桑間濮上)  拼音: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也作「濮上桑间」。
《漢語大詞典》:桑间之咏(桑間之詠)
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明 杨循吉 《蓬轩吴记》卷上:“其集多 桑间 之咏,不足传也。”参见“ 桑间濮上 ”。
《國語辭典》:桑间濮上(桑間濮上)  拼音: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也作「濮上桑间」。
《漢語大詞典》:桑间之约(桑間之約)
指男女之间的约会。 清 唐仲冕 《六如居士遗事》:“美人者某挥使女也,慕 伯虎 才名,暗以手书订桑间之约,期以八月十五试毕赴之。”亦作“ 桑中之约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女促之曰:‘桑中之约,不可长也。日在帡幪之下,倘肯赐以姻好,父母必以为荣,当无不谐,宜速为计。’”参见“ 桑间濮上 ”。
分類:男女约会
《國語辭典》:桑间濮上(桑間濮上)  拼音: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也作「濮上桑间」。
《漢語大詞典》:颡推之履(顙推之履)
古代一种鞋头高出的履。吕氏春秋·达郁:“ 列精子高 听行乎 齐湣王 ,善衣东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 高诱 注:“顙推之履,弊履也。” 陈奇猷 校释:“ 高亨 曰:推借为顀,同声系,古通用。説文顀,出雒也,‘頟’即‘额’之正字。‘顙顀之履’者,履之前额突出而高者也…… 奇猷 案:‘顙推之履’当如 章 ( 章炳麟 )、 高 ( 高亨 )所説,盖高头鞋也。”
《漢語大詞典》:桑榆之景
指晚年时光。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宋 苏轼 《定州谢到任表》:“渐还鱼鸟之乡,以毕桑榆之景。”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吾辈风烛餘年,正足自娱桑榆之景,岂堪以粉黛重自斧斲耶。”亦省作“ 桑榆景 ”。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也,谁知有夫就不认家。”参见“ 桑榆 ”。
《國語辭典》:桑榆  拼音:sāng yú
1.桑树及榆树。《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鴳不陵桑榆。」
2.日落时阳光照在桑榆间,因借指傍晚。又比喻人的晚年。《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至若筋力将尽,桑榆且迫,徒竭夙兴之勤,未悟夜行之罪。」
《漢語大詞典》:桑榆之礼(桑榆之禮)
指乡党序齿尊老之礼仪。 唐 欧阳詹 《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后一日,遂有 东湖亭 之会。公削桑榆之礼,执宾主之仪,揖让升堂,雍容就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