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35 136 137 138 139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几案之才
济胜之具
济世之才
季常之惧
季孟之间
既冠之后
既来之,则安之
急人之困
集矢之的
棘木之听
棘木之下
惠然之顾
悔之不及
悔之晚矣
词典(续上)
己巳之变几案之才
济胜之具
济世之才
季常之惧
季孟之间
既冠之后
既来之,则安之
急人之困
集矢之的
棘木之听
棘木之下
惠然之顾
悔之不及
悔之晚矣
《漢語大詞典》:己巳之变(己巳之變)
也称土木之变。指 明 英宗 被 瓦剌 俘于 土木堡 事件。 明 正统 十四年(公元1449年), 瓦剌 贵族 也先 率兵攻 明 。宦官 王振 挟持 英宗 统兵五十万亲征,至 大同 ,闻前方小败,即惊慌后撤,行军至 土木堡 (今 河北 怀来县 东)被敌军追及,仓猝应战,死伤过半, 英宗 被俘, 王振 也为乱军所杀。因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明史·张钦传》:“ 英宗 不听大臣言,六师远驾,遂成己巳之变。”参见“土木之变”。
分類:瓦剌
《國語辭典》:土木之变(土木之變) 拼音:tǔ mù zhī biàn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英宗信宦官王振的意见,率领大军亲征也先,于土木堡兵败被俘,兵士死伤惨重。史称「土木之变」。
分類:瓦剌
《高级汉语词典》:几案之才
处理公文的才能
《國語辭典》:济胜之具(濟勝之具) 拼音:jì shèng zhī jù
身体强健,具有登山涉水、游览胜景的条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儒林外史》第三○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
《高级汉语词典》:既冠之后
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漢語大詞典》:集矢之的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李大钊 《国情》:“自《临时约法》为集矢之的,而世之谈国情者众。”《“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之返国》:“今日为国民集矢之的,喧传其为卖国贼者,不外 曹 也, 章 也、 陆 也。”参见“ 集矢 ”。
《漢語大詞典》:惠然之顾(惠然之顧)
见“ 惠然肯来 ”。
《國語辭典》:悔之不及 拼音:huǐ zhī bù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元。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四游记。南游记。第一一回》:「华光悔之不及,闷闷不悦不提。」也作「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