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705
典故
200
词典
2688
分类词汇
5
佛典
110
其它
4702
共7705,分514页显示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迂直之计
馀姚之学
有识之士
有志之士
意气之争
义方之训
缨緌之徒
盈尺之地
饮食之人
薄绍之
陈之藩
国之贰
左史之任
子盍图之
自知之明
《国语辞典》:
迂直之计(迂直之计)
拼音:
yū zhí zhī jì
孙子兵法里的一种作战方法。大意是距离敌人遥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藉此麻痹敌人,使敌人松懈,然后从间道出奇兵,给敌人以突然袭击,变迂曲为近直,转患为利的计策。见《孙子。军争》。简称为「迂直」。
分类:
种作
作战
大意
距离
敌人
遥远
为
《国语辞典》:
馀姚之学(馀姚之学)
拼音:
yú yáo zhī xué
明代王守仁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因王守仁为浙江省馀姚县人,故称为「馀姚之学」。
分类:
王守仁
主张
学说
以致
致良知
《国语辞典》:
有识之士(有识之士)
拼音:
yǒu shì zhī shì
有见识的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纪》:「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何氏倾没汉祚焉。」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有识之士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分类:
有识之士
有见识
苏轼
定州
论事
事状
《国语辞典》:
有志之士
拼音:
yǒu zhì zhī shì
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
分类:
有志
志气
抱负
《国语辞典》:
意气之争(意气之争)
拼音:
yì qì zhī zhēng
一时情绪激动所起的争执。如:「讨论问题若能就事论事,将可避免意气之争。」
分类:
一时
时情
情绪
激动
争执
《国语辞典》:
义方之训(义方之训)
拼音:
yì fāng zhī xùn
教导做人处世的道理。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俾我小子,蒙昧以彪。」
分类:
教导
做人
处世
道理
蔡邕
司徒
夫人
人马
马氏
《国语辞典》:
缨緌之徒(缨緌之徒)
拼音:
yīng ruí zhī tú
缨緌,帽下的结带。比喻显贵之士。《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序》:「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
分类:
显贵
贵之
《国语辞典》:
盈尺之地
拼音:
yíng chǐ zhī dì
比喻极小的地方。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分类:
极小
地方
李白
荆州
《国语辞典》:
饮食之人(饮食之人)
拼音:
yǐn shí zhī rén
只顾口腹之欲而不知进德修业的人。《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分类:
只顾
不知
进德修业
《国语辞典》:
薄绍之(薄绍之)
拼音:
bó shào zhī
人名。字敬叔,南朝宋丹阳人(今安徽当涂东),生卒年不详。官至给事中,书法初学王羲之,风骨秀异,行草倜傥。当时名过羊欣之上,与羊欣并称为「羊薄」。
分类:
丹阳
阳人
《国语辞典》:
陈之藩(陈之藩)
拼音:
chén zhī fán
人名。(西元1926~2012)河北省霸县人。电机工程科学家、现代散文家。著有《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等散文集。
分类:
人名
河北
县人
电机
工程
科学家
现代
散文
文家
公元
《国语辞典》:
国之贰(国之贰)
拼音:
guó zhī èr
太子,或将来准备继任王位的人。《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分类:
太子
将来
准备
继任
王位
《分类字锦》:
左史之任
晋书职官志著作郎周左史之任也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著作东观有其名尚未有官魏明帝太和中诏置著作郎于此始有其官隶中书省及晋受命武帝以缪徵为中书著作郎元康二年诏曰著作旧属中书而秘书既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作于是改隶秘书省后别自置省而犹隶秘书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郎专掌史任又置佐著作郎八人著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
分类:
馆阁
《分类字锦》:
子盍图之(子盍图之)
左传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邱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
分类:
通用
《國語辭典》:
自知之明
拼音:
zì zhī zhī míng
语本《老子》第三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指能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能力、优缺点,即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宋。
苏轼
〈
与叶进叔书
〉:「仆闻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
分類:
自知之明
正确
确认
认识
自己
了解
长处
处和
短处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