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乃若 拼音:nǎi ruò
1.至于之意。为转接语。《孟子。离娄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
2.发语词,无义。《墨子。兼爱中》:「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2.发语词,无义。《墨子。兼爱中》:「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分類:至于
《漢語大詞典》:尔乃(爾乃)
(1).这才;于是。 汉 应劭 《〈风俗通义〉序》:“ 周秦 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籍奏之,藏於祕室。及 嬴氏 之亡,遗脱漏弃,无见之者。 蜀 人 严君平 有千餘言, 林閭翁孺 才有梗概之法。 扬雄 好之,天下孝廉,卫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吴 蜀 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 ,流眄乎 洛川 。” 南朝 梁 何晏 《景福殿赋》:“既穷巧於规摹,何彩章之未殫?尔乃文以朱緑,饰以碧丹,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2).更端发语词,无义。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 未央 。”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唐 李白 《大鹏赋》:“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2).更端发语词,无义。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 未央 。”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唐 李白 《大鹏赋》:“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漢語大詞典》:何乃
(1).怎能,何能。《史记·蒙恬列传论》:“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乃初成礼, 隗 问之曰:‘妇奉箕箒而已,何乃过珍丽乎?’”
(2).何况。《史记·田叔列传》:“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史记·东越列传》:“且 秦 举 咸阳 而弃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东阳 《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讎!”
(3).何故,为何。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 辟阳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贺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余乙巳春……作诗纪事,中有云:‘窃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势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泻地往復回?’”
(2).何况。《史记·田叔列传》:“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史记·东越列传》:“且 秦 举 咸阳 而弃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东阳 《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讎!”
(3).何故,为何。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 辟阳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贺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余乙巳春……作诗纪事,中有云:‘窃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势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泻地往復回?’”
《漢語大詞典》:至乃
(1).连词。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言甚至,竟至。《史记·张丞相列传》:“ 魏 丞相 相 者, 济阴 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或有不带剑者,当入奏事,至乃借剑而敢入奏事。”《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至乃十存一焉。”《北史·甄琛传》:“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奕棊弃日,至乃通夜不止。”
(2).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后汉书·朱穆传论》:“若夫文会辅仁,直谅多闻之友,时济其益;紵衣倾盖,弹冠结綬之夫,遂隆其好,斯固交者之方焉。至乃 田 、 竇 、 卫 、 霍 之游客, 廉颇 、 翟公 之门宾,进由埶合,退因衰异……皆以利害移心,怀德成节,非夫交照之本,未可语失得之原也。”
(2).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后汉书·朱穆传论》:“若夫文会辅仁,直谅多闻之友,时济其益;紵衣倾盖,弹冠结綬之夫,遂隆其好,斯固交者之方焉。至乃 田 、 竇 、 卫 、 霍 之游客, 廉颇 、 翟公 之门宾,进由埶合,退因衰异……皆以利害移心,怀德成节,非夫交照之本,未可语失得之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