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人(惡人)  拼音:è rén
1.坏人。《孟子。公孙丑上》:「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2.丑陋的人。《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漢語大詞典》:难住
不能确定并往往因之而感到困惑。例如:被许多事难住了。
使困惑,使为难,使窘困。例如:他们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把他难住了。
《國語辭典》:难色(難色)  拼音:nán sè
为难的表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卫朝奉见头次索价太多,故作难色;今又减了二百之数,难道还有不愿之理?」
分類:为难表情
《國語辭典》:苦事  拼音:kǔ shì
艰苦粗杂的事务。《淮南子。齐俗》:「是以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商无折货。」
《國語辭典》:窘急  拼音:jiǒng jí
困窘危急。《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也作「窘迫」、「窘促」。
《國語辭典》:下台(下臺)  拼音:xià tái
1.从台上走下来。如:「下台一鞠躬。」
2.比喻解除职务。如:「他干了一年部长,就下台了。」
《國語辭典》:作怪  拼音:zuò guài
1.作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你是某年某月某日死的,我于某日到你家送葬,葬过了才回家的。你如今却来这里作怪,你敢道我怕鬼,故戏我么?」《红楼梦》第九四回:「据我的主意,把他砍去,必是花妖作怪。」
2.奇怪。《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起一阵恶风,扬沙走石,须臾间天地廓清,白狐或不知去向。敬塘道:『这事也好作怪!』」《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这两个人却也作怪!但凡我们请他,十回到有九回不到。」
3.胡闹。如:「少和我作怪!我还有正经事要办呢!」
《國語辭典》:头痛(頭痛)  拼音:tóu tòng
1.头部疼痛。《文明小史》第八回:「那知竟为寒气所感,次日头痛发热,生起病来。」也作「头疼」。
2.令人感到烦恼或讨厌。如:「这个人生性油嘴滑舌的,小心别上他的当,不然将来够你头痛的了。」也作「头疼」。
《國語辭典》:吝色  拼音:lìn sè
犹豫不定的神色。汉。王符《潜夫论。贤难》:「邓通幸于文帝,尽心而不违,吮痈而无吝色。」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áng
1.进场参加考试或竞赛。《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偏偏主考圈了许多,方才知道下场的秘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好歹在家里,安安分分的读书,用上两年功,等起了服,也好去小考。不然,就捐个监去下场。」
2.演员、运动员等表演或竞赛结束后退场。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ang
结局。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九出:「想著你,恩难罄,恨怎忘,风流陡然没下场。」《文明小史》第五回:「倒是金委员瞧著他行所无事,恐怕这事没有下场,所以甚是著急。」
《國語辭典》:罢了(罷了)  拼音:bà le
1.仅此而已。如:「这不过是停电罢了,不要紧张!」、「只是个门房罢了,就如此嚣张!」
2.算了。表示暂时停止或不勉强、坚持的意思。《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呢,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
3.表示失望、忿恨的感叹词。《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
《國語辭典》:畏难(畏難)  拼音:wèi nán
害怕困难。《汉书。卷七五。李寻传》:「法为牵于女谒,有所畏难。」
《漢語大詞典》:遘屯
遇屯卦,屯卦为难,故指遭难。《后汉书·皇后纪序》:“ 齐桓 有如夫人者六人, 晋献 升 戎 女为元妃,终於五子作乱,冢嗣遘屯。” 李贤 注:“遘,遇也。屯,难也。 晋献公 受 驪姬 之譖,杀太子 申生 ,故曰遇屯。” 唐 权德舆 《卦名》诗:“天地今交泰,云雷背遘屯。” 明 宋濂 《凝道记上·采苓符》:“虎豹成羣,生民遘屯,如水之溺,如火之焚。”
分類:为难遭难
《國語辭典》:难人(難人)  拼音:nán rén
1.使人为难。如:「这种难人的事情,最好交给他处理。」
2.为难的人。如:「有问题由我出面协调,绝不让你做难人。」
分類:难人为难
《國語辭典》:头大(頭大)  拼音:tóu dà
形容很烦恼的样子。如:「出国在即,行李却一点都还未整理,真令人头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