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预考(預考)
指正式考试之前进行的考试。在预考中选拔参加正式考试的人员。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公子 已是一甲三名,授过职的,例应预考,便早晚用起功来。”
《漢語大詞典》:头报(頭報)
科举考试发榜日,由报录人走马鸣锣通知中选者,前后凡三次。按惯例,中选者应付予赏金。第一次谓头报,所得赏金最为丰厚。红楼梦第九五回:“今日才看见这玉的模样儿了,急忙跑到里头抢头报的似的。”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报喜的谁不想这个五魁的头报,一得了信,便随着起早下 圆明园 的车马,从 西直门 连夜飞奔而来。”
《國語辭典》:选手(選手)  拼音:xuǎn shǒu
参加各种比赛的代表者。如:「奥运选手」、「体操选手」。
《國語辭典》:驼绒(駝絨)  拼音:tuó róng
1.骆驼毛。
2.骆驼毛织成的毛织品。
《漢語大詞典》:貉隶(貉隸)
司寇的属官,掌驯养猛兽之事。因从东北方少数民族俘虏中选任,故称。周礼·秋官·序官:“貉隶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征东北夷所获。凡隶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餘谓之隶民。”周礼·秋官·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
《國語辭典》:选读(選讀)  拼音:xuǎn dú
1.选修适当的课程就读。如:「在大学你选读了那些课程?」
2.选择精要作品研读。如:「小说选读」。
《漢語大詞典》:左榜
元 代考试制度,中选举人及中选进士均分二榜,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称左榜。举人榜揭于省门之左右,进士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见元史·选举志一。 元 欧阳玄 《喜门生中状元》诗序:“ 泰定 丁卯八月十二日, 崇天门 传臚赐进士,右榜第一人 阿察亦 ,左榜第一人 李黼 ,皆肄业国学日新斋,余西厅授业生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
《國語辭典》:优贡(優貢)  拼音:yōu gòng
清制,每三年由学政保送品学优良的生员若干人,朝考后分别任职,称为「优贡」。《清史稿。卷一○六。选举志一》:「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
《漢語大詞典》:黄策子
指科举考试中选入的试卷。 宋 叶适 《科举》:“而乡曲之贱人,父兄之庸子弟,俯首诵习谓之‘黄策子’者,家以此教,国以此选,命服之所賁者,乃人之所轻。”
《漢語大詞典》:募选(募選)
从应募的人中选择适合的人。荀子·议兵:“故招近募选,隆埶诈,尚功利,是渐之也。” 杨倞 注:“近当为延……募选谓以财召之,而选择可者。”
《漢語大詞典》:预选赛(預選賽)
决赛之前进行的比赛。在预选赛中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或单位。 鲁光 《中国姑娘》一:“那雪白的房顶竟然变成了一幅宽大洁白的银幕,映现出几个月前在 香港 预选赛中发生的情景。”亦省称“ 预赛 ”。《新民晚报》1991.1.7:“这一成绩比她今天上午的预赛成绩提高了0.27秒。”
《國語辭典》:朱衣点头(朱衣點頭)  拼音:zhū yī diǎn tóu
相传宋欧阳修主持贡院举试,每批阅试卷,觉身后有朱衣人点头示意,凡点头认可的,都是合格的文章。见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八。后比喻考试中式,科场及第。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且当青镜明开眼,惟愿朱衣暗点头。」也作「朱衣点额」。
分類:科举中选
《漢語大詞典》:选段(選段)
从一部戏曲中选出的某一片段。 古华 《水酒湾纪事》:“‘集体养猪模范’、‘农村业余体育积极分子’、‘革命样板戏选段大合唱纪念’等等,仿佛农村的每一项评功表模活动,都有他应得的一份。”
《国语辞典》:破产管理人(破产管理人)  拼音:pò chǎn guǎn lǐ rén
《破产法》中规定,就会计师或其他适于管理该破产财团的人中选任,债权人会议也可从债权人中推选破产管理人。破产管理人的任务是在法院监督之下,管理和保全破产人所有的财产,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国语辞典》: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  拼音:zuì gāo sū wéi āi
前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前苏联公民在完全虚有其名的选举中选出代表,任期五年。为前苏联唯一的立法机构,并持有变更疆土、签定经济计画、组成部长会议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