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梁中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定海人。梁田玉族人。建文时与田玉同官于朝,好读《老子》、《太玄经》。燕师入京,弃官入山为道士。
刘吉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吉和(1434年—?),字中节,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人。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二百三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
《國語辭典》:中节(中節)  拼音:zhòng jié
1.通常古人用于指音乐合于适当的法度、规范及道德要求,比喻为适中节度。《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中的、确著。《金瓶梅》第二回:「老娘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中节。」
《漢語大詞典》:中节(中節)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
(2).中期。《汉书·晁错传》:“ 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3).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唐 李华 《三贤论》:“ 萧 ( 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詬於人,取其中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
(4).指中气和节气。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 秦 汉 ,乃復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九节乖错,时月紕繆。”
(5).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 魏 旧制,四时祭庙皆用中节,丙子,詔始用孟月,择日而祭。” 胡三省 注:“自 汉 以来,宗庙岁五祀,四孟及腊是也。 魏 初用中节,夷礼也。”
《國語辭典》:天中节(天中節)  拼音:tiān zhōng jié
1.端午节的别名。参见「端午节」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忽见有一个承局打扮的人,来到堂前,口里道:『本府要排天中节。』」《事物异名录。岁时部。五月》:「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
2.道教称正月初一。《事物异名录。岁时部。正月》:「道书正月一日为天腊节,又曰天中节。」
分類:端午节
《国语辞典》:双中节(双中节)  拼音:shuāng zhōng jié
人类染色体中间只有一个节点,当染色体因外来因素产生变异,形成两个节点时,称为「双中节」。导致双中节的变异可能是辐射污染或是吸烟过量、服食抗癌药物等。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国语辞典》:省下  拼音:shěng xià
1.由预定的消费中节约下来。如:「他省下自己的零用钱来买母亲节礼物。」
2.省城之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一日到省下来,有一个都司向承勋是他的相好朋友,摆酒在黄鹤楼请他。」
《漢語大詞典》:趋锵(趨鏘)
形容朝拜、进谒时步趋中节。 宋 梅尧臣 《送唐紫微知苏台》诗:“ 吴 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鏘拜上官。”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此时不及寒暄,便恭肃趋鏘,上堂给父母请了安。”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漢語大詞典》:指尺
(1).古时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为度而量,故称指尺。 宋 朱熹 《深衣制度》:“裁用细白布,度用指尺。”注:“中指中节为寸。”
(2).度量,衡鉴。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万物,物也;造物者,非物邪!孰指尺之者?无指尺则无验,是狂举也。”
《漢語大詞典》:刌度
谓使乐曲处处中节合律。语本汉书·元帝纪赞:“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 朱祖谋 《望江南》词:“翻谱《竹枝》归刌度,重雕《菉斐》费爬梳。”参见“ 分刌 ”。
《漢語大詞典》:分刌
划分;分切。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刌,切也,谓能分切句絶,为之节制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不离乎丹经而非丹经所能尽,其分刌节度,妙极微芒。”
分類:划分
《國語辭典》:急遍  拼音:jí biàn
乐曲中声调急促的部分。唐。张祜 悖拿儿舞诗:「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
《漢語大詞典》:乘虚蹈隙
犹言切中窾窍。比喻叩击中节。《老残游记》第十回:“ 黄龙 举起磬击子来,在磬上鏗鏗鏘鏘的乱击,协律谐声,乘虚蹈隙。”
《國語辭典》:慢板  拼音:màn bǎn
1.一种戏曲、曲艺唱腔的板式。速度慢,字少腔多,由若干组曲调细致委婉的句子组成。宜于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常用于抒情或叙事。
2.泛指乐曲中悠缓的调子。
3.音乐速度用语。一般指介于行版(andante)与广板(largo)之间。adagio中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