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9 【介绍】: 元僧。绍兴人,俗姓李,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九岁能通《春秋》,十五岁受具戒。历主兴化教、园通、天竺灵山等寺。后退居云门,为云门三高之一。善诗,为文雄健有法,赵孟頫称之为僧中御史。有《内外集》。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和尚。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法师于杭之兴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思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圮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第一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世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苟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冷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复退隐云门。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苟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等若干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允若。字季蘅。自号浮休子。族相里氏。越人也。代为簪缨。师生有绝尘之趣。初为童子。给侍云门元上人。十五圆具。为大僧。至虎林。谒恢大山于兴福。自是习天台教。湛堂澄公。主南天竺。师与焉。声入心通。知解日至。湛堂甚器之。既出世净圣矣。湛堂念之弗置。招之徕归。请居第一座。摄众千馀人。持规峻整。经其指示。多所悟入。泰定中。行宣政院。请主兴化。当是时。倡道杭之南北两山者。若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与师皆有重望。人称为佛海会中四天王。居亡何退居云门。视荣名利养。恬不屑意。翱翔岩壑间。时同断江恩师休耕逸师。临风笑咏。不知夕阳之在树。君子又目之。为云门三高师。前后凡四座道场。教雨所及。如甘露醍醐。饮者心泰然。终以云门为归。筑深居精舍。以法华观慧三昧。为暮年净行。会天下大乱。于戈纷扰。法师与之。遇胁以白刃。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因遇害。白乳溢出于地。寿八十。腊六十有五。兵退阇维之。获舍利如菽者无算。瘗于云门山之麓。师风度简远。暮年神气完固。刘伯温。称其诗文古雅峻洁。而有奇风。故一时名。公卿咸倾倒焉。师素履之美。虽不获考。终命而定业所制。在古贤圣或未免。初无伤乎道德之崇高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于杭之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𧏙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恩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圯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首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师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茍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泠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后退隐云门,筑精舍,专脩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茍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十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
《骈字类编》:中御
金史百官志见中列下中通典龙朔二年改殿中省为御中府改监为御 太监少监改丞为中御大夫咸亨初复旧右又左传韩厥梦子舆谓已曰且辟左 故中御而从齐侯
分类:中御
《漢語大詞典》:禁兵
(1).帝王宫中御用的武器。汉书·佞幸传·董贤:“下至 贤 家僮僕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寳。” 汉 张衡 《西京赋》:“武库禁兵,设在兰錡。”
(2).犹禁军。 三国 魏 曹植 《东征赋》序:“ 建安 十九年,王师东征 吴 寇,余典禁兵卫宫省。”宋书·天文志四:“ 索头 攻略 青 、 冀 、 兖 三州,禁兵大出。” 宋 欧阳修 《原弊》:“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僱人荷之。”《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宫墙下站满了手持戟戈的禁兵。”
《國語辭典》:飙车(飆車)  拼音:biāo chē
形容车速如暴风一般快速。特指现今部分青少年疯狂骑汽机车的玩命游戏。如:「飙车行为太危险了!」
《國語辭典》:纤阿(纖阿)  拼音:xiān ē
神话传说中驾驭月亮的女神。《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钟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也称为「望舒」、「月御」。
《漢語大詞典》:宝床(寶牀)
(1).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 宋 苏辙 《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
(2).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漢語大詞典》:孅阿
古神话中御月运行的女神。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阳子 驂乘, 孅阿 为御。”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 孅阿 ,古之善御者。”孅,一本作“ 纤 ”。
《漢語大詞典》:飘轮(飄輪)
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杜兰香 ﹞作诗曰:‘飘轮送我来,岂復耻尘秽。’”
《漢語大詞典》:御史娘
指 唐 贞元 中宫中御史娘子 田顺郎 ,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 韩娥 、 李延年 、 莫愁 …… 贞元 中有 田顺郎 ,曾为宫中御史娘子。” 唐 刘禹锡 《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
《漢語大詞典》:风轫(風軔)
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唐 皮日休《九讽·舍慕》:“吾将荡其魄兮,驂风軔与轧车。謁帝於冥冥之天兮,秉其生杀之枢。”